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官方稱物價調控獲成效 7成居民反映高得難接受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07: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了2011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我國GDP同比增長9.2%,CPI同比上漲5.4%。但近日央行發佈的一份調查結果卻顯示,68.7%的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價上漲水平”。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雖然物價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宏觀經濟政策對物價上漲仍需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官方稱中國物價調控取得明顯成效

  2011年中國物價調控以持續5個月CPI回落完美“收官”。國家統計局1月12日發佈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1%,創15個月新低,全年CPI上漲5.4%。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物價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年CPI數據略偏高,主因上半年物價持續上升所致。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網財經中心表示,2012年我國物價漲幅將較2011年有較大幅度回落。他預測,2012年CPI同比漲幅或將呈現前三個季度持續下降、第四季度略有回升的走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與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易憲容表示,對今年通脹壓力仍然不能掉以輕心,1、2月份的物價上漲壓力仍然比較大,一些基礎性的因素如貨幣的流動性、房地産市場價格等也並未出現較大變化。他同時指出,如果房地産價格出現全面下調,則CPI上漲的壓力會逐漸下降。

  近七成居民反映物價高得難以接受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2011年第4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68.7%的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價上漲水平”。

  以百姓最關心的食品價格為例,商務部最新監測結果顯示,18種蔬菜批發價格比前一週上漲4.9%,其中苦瓜、辣椒、茄子分別上漲9.8%、9%和8.7%;肉類價格上漲,其中豬肉、羊肉和牛肉價格分別上漲0.8%、0.6%和0.5%。隨著春節臨近,一些中高端白酒也紛紛提高價格。超市銷售人員介紹,漲價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酒品,像茅臺、五糧液、汾酒的漲價都較為明顯。

  除食品外,服裝類價格也連連攀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2月衣著類價格同比上漲3.8%,服裝價格上漲3.9%,鞋價格上漲3.1%。

  CPI數據為什麼與公眾感受不一致

  公眾反映,統計部門的物價指數看似回落,但實際的物價水平卻依然在高位,甚至是上漲,其中的原因就是在於統計指標與公眾感受的差異。

  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對此表示,CPI是一個平均的綜合指標,它反映的是眾多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變動程度,而老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往往是對單一商品價格變化的感受,而且時點性特別強。比如大蒜價格暴漲,老百姓感受特別深,但消費者可能只感受到大蒜漲很多,而忽略了豬肉價格低於去年同期,且其他蔬菜價格也沒像大蒜一樣瘋漲。另外商品漲價的時間對物價指數的影響也特別大。月初漲價和中旬、下旬漲價對指數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通常月末漲價對當月的CPI影響是不大的,老百姓有時候只看到月末漲價了,卻沒有看到當月大多數時間價格沒有變化,因而出現CPI和老百姓的感受偏差。

  一般來説,普通居民關注的是“吃穿用住行”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商品和服務項目。而居民消費價格調查的範圍更加廣泛,涵蓋的商品及服務更加全面。CPI是一個加權計算後的綜合平均數,其中既包含有上漲的品種,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種,如果居民用具體上漲的商品或服務項目的價格與公佈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相比,就會覺得CPI低估了。

  宏觀調控還需保持警惕

  馬建堂在最新一期《求是》雜誌撰文稱,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依然存在,物價走勢還存在反彈的可能,宏觀經濟政策對物價上漲仍需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他認為,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的成果。同時,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更加注重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財政政策要更積極。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加大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加對農民及城鎮低收入者的補貼,大力發展社會事業,進一步改善民生。貨幣政策要更靈活。在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的基礎上,優化融資結構,要切實體現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三農”、出口優勢企業、新興産業和技術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其次,要切實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在預調微調中做到鬆緊有度。一是微調的“度”要有利於鞏固前期物價調控來之不易的成果。儘管當前物價調控取得積極成效,但要看到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依然存在,國內要素成本上升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實現物價穩定的基礎並不牢固,物價走勢還存在反彈的可能,宏觀經濟政策對物價上漲仍需要保持足夠的警惕。二是微調的“度”要有利於“十二五”時期加快結構調整,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熱詞:

  • 物價上漲
  • CPI
  • 居民反映
  • 居民消費價格
  • 物價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