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養老金試水 長線資金梯隊入市有望開閘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1日 1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社保基金一直是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養老金如何通過穩妥的投資運營模式實現保值增值也為市場廣泛關注。養老金入市是推動股市制度進行根本性變革的重要舉措,一旦社保基金大舉入市,當前股市重融資輕回報的制度定位有望從根本上改變,對A股來説是一個長期性的重大利好。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地方養老金入市是非常重大的利好,可能自此擺脫十年收益不足2%的歷史。

  養老金投資股市成共識

  2011年底,在A股一蹶不振的時候,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釋放出“養老金入市”的重大利好。12月15日,郭樹清表示,2012年將迎來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和財政盈餘資金等長期資本入市的機遇,這將有利於作為仲介機構的國內證券行業的發展。他指出,可以將全國近2萬億的養老保險資金和2億多的住房公積金組織起來或者委託給一個機構,學習社保基金進行投資,對市場和居民都有好處。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正在研究促進地方社保資金、公積金餘額入市的政策。證監會正在與各有關部門溝通,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持。

  證監會擬引養老金入市的話音剛落。2011年12月20日,中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會長戴相龍也發表講話力挺養老金入市,他建議對社保養老基金要投入運營,並表示養老金投資股票應該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投資比例應該低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高於商業養老基金。

  戴相龍表示,“十二五”規劃已提出“積極穩妥推進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為了落實這項措施,有關部門醞釀將省市區管理的一部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集中起來,按一定比例投資到各類金融資産。“這是一項正確的措施,我們表示支持。”

  2012年1月9日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再次表示,要鼓勵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重,積極推動全國養老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入市。

  1月14日,戴相龍在第三屆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養老金入市並不是全部投資股票,而只是用其小部分投資股票。養老金投資股市,應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客觀上有利於股市穩定,而不是被動托市、救市。

  戴相龍表示,歐美國家類似養老金早已進入股市,有的投資比例達到50%左右。從長期來看,是穩定的收益來源。從2003年開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股票,規定的最高比例是40%,一般情況下,我們在30%左右,股票投資收益貢獻率在50%左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國內外戰略投資者按同一個標準、同一個條件參與國企改組上市。

  1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1年第四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人社部已經先期開展了研究和論證,正在研究養老保險積累基金的投資運營辦法。

  尹成基表示,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徵收上來之後都要進行專戶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這是為了確保基金的安全、完整。“按照現行規定,養老基金仍然只能存銀行買國債。當然大家也非常關注和關心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五項社會保險中,養老保險在制度設計上是統賬結合的制度,是部分積累制,就有積累資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其他的社會保險基金也是有一定的結余,但是從制度設計上,其他幾項社會保險是按照當期以收定支的原則來作出安排的。養老保險關係到長期支付,有資金的長期平衡問題,保值增值的問題就比較突出。

  “人社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實現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具體辦法。”尹成基説,對於已經進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做實的試點省份,部分做實積累的基金,經國務院批准,它的部分個人賬戶的積累資金由地方政府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

  對於長期資金入市問題,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地方養老金入市是非常重大的利好消息,可能自此擺脫十年收益不足2%的歷史,市場現在銀行股的息率已經超過6.7%,上證50的息率已經超過4.6%,藍籌股已初步具備投資價值,長期資本入市的基礎已經漸漸形成,而強大的買方力量介人將會有效改變向融資者傾斜慣性,中國證券市場從此開啟了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新時代。

  分析人士表示, 養老金入市是大勢所趨,目前養老金投資渠道僅有銀行和國債兩項,保值壓力巨大,增值更是無從談起,此時股市的確是一個很好投資渠道,但從安全性而言,目前股市仍存在很大的風險,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能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還需時日研究。

  養老金入市一舉兩得

  養老金對股市的積極態度,顯然有諸多好處。

  事實上,養老金入市並非只是為了救A股,更重要的是我國歷史原因造成養老金出現了巨大的缺口,隨著我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這種缺口帶來的風險越來越大,“補缺口”和“增值”成為養老金的當務之急。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GDP還在3000美元以下,而發達國家都在人均1萬美元以上,這種“未富先老”的狀況,使養老保險金支付壓力劇增,地方社保基金缺口加大,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快速增長。目前,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已經超過2000萬。社會保險基金缺口將在2035年左右達到高峰,每年會産生1000億元的人民幣的“赤字”。

  事實上,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社會養老保險金一直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如果對個人繳費賬戶做實,現在養老金收支就有缺口。”戴相龍表示,如果從目前養老金的收付水平看,中國在20年左右時間內,可用當年收入支付當年支出,而20年後的收支缺口將迅速擴大。

  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胡繼曄撰寫的《社保基金監管立法調研報告》顯示,大部分省份都抱怨無處購買國債,結余的基金只能存入財政專戶,估算的存款平均收益僅在1%~2%之間。而2010年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高企。據此測算,全國五項基本社會保險基金結余,實際縮水將達100~300億。

  根據人社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底,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累積結余已達2.86萬億元,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1.92萬億元。而這部分基金,其投資渠道僅有“存銀行”“買國債”兩項,保值壓力巨大,增值無從談起。

  《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1》則指出,我國養老金存在兩大問題:一是養老金收不抵支,二是養老金收益率過低,過去10年的養老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低於同期的通脹率。這意味著我國的養老金在持續縮水。

  而全國社保基金在股市投資一直做得不錯。2001年7月,全國社保基金首次“試水”股市。隨後的12月13日,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社保基金的監督、報告和財務制度。2003年6月2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與南方、博時、華夏、鵬華、長盛、嘉實等6家基金管理公司簽訂相關授權委託協議,全國社保基金正式進入證券市場。

  據悉,在過去11年間,社保儲備基金因為可以投資股市,年均投資收益率高達9.17%,完全跑贏了通脹水平。社保基金的經驗似乎為養老金投資增值提供了一個參考。從長期來看,是穩定的收益來源。

  一邊是市場對資金的渴望,另一邊是社會保險基金的低收益,如何能夠實現兩者的雙贏是監管層關注的問題。而養老金積極入市無疑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契機。

  中金公司發佈報告指出,2012年股市資金需求量約1.25萬億元,這是相對較為確定的。但資金供給的影響因素較多,按目前的趨勢推算,2012年資金供給約1.03萬億元,全年資金供給總量弱于資金需求。股市的資金供需平衡改善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政策驅動資金成本下降,從而推動居民資産重新配置,回流股票市場;二是利用制度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目前看來,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或是可以期待的制度性紅利。

  戴相龍表示,成立專門機構集中投資運營一部分滾存社會基本養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資股票,是促進基本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勢在必行的措施。養老金入市確實能夠提振股市信心。我國股市管理正在逐步完善,引入養老金進入股市本身就是完善股票市場的有效措施。他表示,歐美國家類似養老金早已進入股市,有的投資比例達到全部運營養老金的一半,從長期看,投資收益率較高。

  業界專家稱,社保金、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更多的進入股市後,可以讓國民財富穩步增加,如果能夠很好的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並配以嚴厲的責任追究制度,可以穩定A股市場中小投資者的心態,鼓勵投資者形成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從而減少股市的大起大落,除此之外,長期資金的注入會間接促使政府加快治理股市制度積弊,對股市政策形成正面影響。(包興安)

熱詞:

  • 養老金入市
  • 資金入市
  • 資金供給
  • 長線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