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朱寶琛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2009年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頒布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程中的又一重要標誌。《規劃》提出,到2015年,上海將力爭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産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上海金融市場(不含外匯市場)交易額達到1000萬億元左右,直接融資額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達到22%左右,管理資産規模達到30萬億元左右;上海金融從業人員達到32萬人左右。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市場研究總監魯政委稱,從“力爭到2015年基本確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幣産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看,實際將金融中心建成時間由2020年提前到了2015年。2015年前將是快速推進“兩率”市場化的時期。
具體看,《規劃》提出的舉措包括,進一步完善支付清算系統,健全登記、託管、交易和清算制度;支持在滬金融市場將交易系統的報價、成交、清算、結算以及交易信息發佈等功能延伸到境外,發展支持多幣種産品交易和清算能力。支持商業銀行在上海設立全行資金清算機構。支持具備條件的在滬商業銀行拓展境外結算網絡;支持上海清算所創新場外市場清算機制,積極探索利率互換等産品的集中清算模式等。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鋒稱,將上海打造成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清算中心,其背後的實質是人民幣資本項目要逐漸開放,然後才會涌現資本項下的跨境交易。只有資本項目放開,才會談到清算的問題。
業界認為,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僅有人民幣産品交易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多幣種完善,前提條件是中國具備更開放的資本市場以及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等。而這些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進程。
目前,我國貿易項目下完全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但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自由兌換仍受限,資本市場上外資進入A股市場同樣受限制,只能通過QDII進入。
與此同時,《規劃》提出,要進一步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增強金融市場功能,形成比較發達的、多功能、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包括繼續加強藍籌股市場建設,強化上海證券市場的全國主板市場地位,大力吸引成熟優秀企業上市,拓寬上市公司來源,探索建立不同層次資本市場間的轉板機制。推動股票、債券等基礎性金融産品加快發展,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國內跨市場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基於國際指數、債券等的ETF産品,促進企業(公司)債、短期(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票據、外幣債券等債券品種加快發展,支持推出13項目收益債券、私募融資工具等新的債券品種等。
在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方面,《規劃》提出,要進一步拓寬和擴大境外投資者和發行體參與上海金融市場的渠道和規模,鞏固上海金融市場在服務我國金融對外開放和人民幣跨境使用中的主導作用,加快構建人民幣跨境投融資中心。推進上海證券市場國際板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逐步擴大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發債主體和規模。支持證券市場擴大QFII投資規模和投資範圍,探索外資投資期貨市場、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市場的制度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