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每年年初,全球政、商、學界領袖都會聚首瑞士東部小城達沃斯,坐而論道。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又稱達沃斯年會,25日下午在達沃斯開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名代表出席論壇。
開幕式是在論壇的主會場也就是位於達沃斯城中心的會議中心舉行,這座次建築很不起眼,黃色的木質外墻看上去既簡單又簡樸,但是這裡面卻雲集了全球各界的精英人士。正因為各路要人眾多,瑞士警方從全國調集了約5000名警察到達沃斯來維持安保,開幕式上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主席施瓦布主席致歡迎詞,他説現在整個世界都出現的病症。
達沃斯論壇就是要提供一個世界性的平臺,讓我們在今後的五天當中去努力設計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既關注解決當前面臨的緊迫問題,同時也需要規劃長期的願景。隨後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了開幕致詞。作為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積極推動者,默克爾強調了歐洲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她説歐洲要想繼續前進就必須加強建設,保證歐盟的有效性。實際上在開幕式之前,本屆論壇的研討活動已經開始了,當天一共舉辦了50場研討會,議題涉及到經濟、金融、能源、安全、人口增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和往屆一樣,中國也派代表團出席了此次達沃斯論壇。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佔據的比重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突出,那這次達沃斯論壇,關於中國方面的議題都有哪些呢?繼續來聽劉素雲的報道:
開幕當天中國代表團沒有安排特別的活動,不過在論壇舉辦期間,與中國有關的活動還是挺多,其中包括多場與中國為主題的研討會。另外,中央電視臺還將舉辦一場CCTV電視辯論會,天津作為今年夏季達沃斯的主辦城市,將舉辦一場夏季達沃斯之夜活動,主要展示中國的飲食和傳統文化。
今年達沃斯年會的主題是“大轉型:塑造新模式”,重頭聚焦“重塑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論壇首席商務館顧潤賀發表看法:
顧潤賀:現在由西方經濟主導的經濟模式這是一種高消耗高成本的模式,現在看來這個模式運轉的並不好,我們受到資源限制,需要探討什麼是新的經濟模式?讓我們能用更少的資源提供能源食物、燃料、經濟繁榮。
達沃斯論壇被稱為全球經濟的風向標。論壇主席施瓦布表示,我們亟須知道,未來的資本主義新模式在哪,如何建立,服務於誰,以及建立的目的為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經濟問題專家劉明禮在接受中央臺記者張加寧專訪時表示,其實,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西方就開始就經濟模式展開討論:
劉明禮:過去國際經濟模式發展的話語權主要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裏邊,西方國家一直形成這樣的模式是市場經濟加上民主政治,因為這樣的一個經濟模式西方國家認為是適合刺激經濟發展的,但是經過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以後這個經濟模式引起了廣泛的質疑,不光是全球範圍的質疑,甚至美歐他們自己也在反思自己的經濟模式,2008年經濟危機已經充分的暴露了新資本主義的弊端,市場談貪婪,這個經濟發展容易走上歧途。
從政治模式上看,發現所謂民主弊端也很大,像去年的美債危機,本質上就是一個政治危機,是兩黨為了各自的政黨利益,爭執不下,這樣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歐債危機很大程度上也是政治危機,所以説經過這兩次金融危機以及債務危機以後,西方自己也在反思自己的經濟模式。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金融學學教授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日前向媒體透露,他將在論壇上向全球政商領袖傳遞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財政緊縮策略無異於自殺:
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我想在冬季達沃斯上傳遞一個重要信息,財政緊縮策略無益於自殺,這個策略將搞垮歐洲、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這是一個重要的信息,必須要取得經濟增長。第二條信息是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源之一,不要讓中國經濟面臨風險,如果中國經濟發展受到鉗制,全球都會遭殃。
雖然中國今年參會代表級別不如以往高,但有關中國的活動還是非常多。劉明禮認為,論壇討論的熱點之一將是中國經濟是否能夠繼續保持快速穩定增長:
劉明禮:這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幾年美歐經濟持續疲軟,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種現象都很難有一個改觀,目前世界經濟增長力引擎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發達國家,所以現在從統計市場也顯示出來,雖然美歐是發達國家存量上比重還是比較大,但是世界經濟增長增量上主要來自新興經濟體,所以説將來全球經濟復蘇軌道,經濟向哪走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新興市場經濟的發展走勢,所以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經濟體,發展速度肯定是受到關注,如果説中國經濟發展也降下來的話,今年可能世界經濟的復蘇會收到很嚴重的影響。
劉明禮認為,除此之外,內需疲軟的歐美很可能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劉明禮:因為現在看發達經濟體普遍是經濟疲軟,內需刺激不起來,尤其是歐洲,財政上搞緊縮,財政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現在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出口,不好的話,還是要看中國對其他國家産品的吸納程度,比如歐洲、美國肯定很希望,讓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依靠中國市場來帶動他們的經濟發展,這個接下來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以及對於其他國家經濟産品的吸納程度,這個可能會成為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