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紐約1月19日電(記者牛海榮)世界著名影像産品及服務供應商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19日淩晨宣佈,根據破産法第十一章在紐約南區法院申請破産重組,長達幾個月的破産傳聞塵埃落定。
從昔日“膠片行業的霸主”、美國股市“藍籌中的藍籌”,到如今被迫尋求破産重組,那個曾經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裏陪伴無數人成長的“黃色巨人”最終無法抵禦數碼時代的衝擊,由輝煌走向沒落。
最後一搏
柯達公司在聲明中説,此次申請破産重組的範圍僅限于柯達總公司及其美國相關分公司,海外分公司的業務不受影響。
根據美國破産法,與申請第七章破産不同,柯達公司在依照第十一章申請破産重組後不會面臨資産清算,而是有機會對其債務、成本以及各種義務進行重組。
柯達公司表示,目前的資金流可以保證對供應商的支付,因此不會影響為全球客戶繼續提供産品及服務。此外,柯達已獲得花旗集團9.5億美元的信貸支持,以維持公司在重組期間的正常運營。
柯達表示,進入重組階段後,公司將努力實現非戰略知識産權的商業化,合理解決遺留的負債,並使得公司專注于最具價值的數字採集和打印業務。
在致客戶的公開信中,柯達公司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 佩雷斯表示,現階段,柯達必須進一步調整成本結構,通過出售非核心知識産權資産完成轉型。
“申請破産重組並不代表柯達將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佩雷斯説。“重組是為今後東山再起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重組,柯達將更具活力。
巨星隕落
作為美國的産業象徵之一,柯達今天的慘狀令很多人扼腕嘆息。
從1883年柯達公司創始人伊士曼發明膠卷,5年後第一部柯達照相機上市,開啟大眾攝影新時代開始,柯達的成功神話延續百餘年。1981年,柯達公司的銷售額一舉衝破100億美元,成為業界無可匹敵的翹楚。
膠卷時代,柯達佔據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場份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了攝影的代名詞。
然而,當柯達還沉浸在膠卷業的巨大成功中時,歷史的車輪已經滾滾向前。
上世紀90年代,數碼相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並在隨後的短短數年間迅速侵蝕了傳統膠卷相機的絕大部分市場。與此同時,移動存儲設備的不斷擴容和電子相冊等新顯示介質的出現也使得照片突破了相紙的限制,而各種社交網絡的興起則讓照片分享變得越來越便捷簡單。這一切給傳統的攝影産品製造商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而作為這一行業的領頭羊,柯達首當其衝。
進入新世紀後,由於膠卷銷售的日益萎縮,柯達傳統影像部門的銷售利潤3年之內縮水71%。隨著競爭對手數字攝影技術的不斷進步,柯達在全球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從2005年開始,柯達幾乎年年虧損,只有2007年一年實現盈利。時至今日,柯達公司的全球員工人數已經從鼎盛時期的14.5萬降至大約1.7萬,而市值已從15年前的310億美元銳減至不足1.5億美元。
轉型之痛
有人將柯達今天的衰落歸咎於其在膠卷業務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然而,轉型並沒有想象得那樣簡單。事實上,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照片仍採用膠片感光技術拍攝。1999年,美國傳統膠卷市場的銷售增長速度高達14%,而柯達佔據市場統治地位的膠片和隨處可見的照片沖印店不僅為柯達持續帶來豐厚的利潤,而且早已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作為這一領域毫無爭議的霸主,柯達缺乏勇氣大舉轉型至前景尚不明朗的數碼市場,而是選擇保守地希望在傳統膠片和數碼領域齊頭並進。
實際上,在數碼領域,柯達算是個先行者。早在1975年,柯達就率先發明了數碼攝影技術。然而,數碼産品市場的發展速度超出了柯達的預料,在對手們紛紛拋棄傳統膠片業務,大舉轉向數碼市場的時候,柯達還在猶豫不決。
為了加快跟上數碼時代的步伐,柯達隨後進行了兩次重大戰略轉型,並在2007年成功扭虧為盈。然而,由於在轉型過程中作風保守、缺乏戰略前瞻,柯達遺憾地錯過了最為珍貴的歷史機遇,而之後柯達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經不足以挽回敗局。
於是,柯達用自己潛心鑽研的技術為人們“烹制”出一場科技盛宴,最終卻發現餐桌上沒有自己的位置。
柯達之鑒
縱觀柯達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柯達在80%的時間裏一直是領先者,直到最近的20多年才被甩到了後面。
有人已經預言,柯達盛極而衰的歷史將成為商學院中研究企業戰略失敗的經典案例。那麼,柯達到底能給其他公司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啟示呢?
首先,時代的車輪不會等待任何人,如果不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腳步,就註定會被無情地拋在後面。當攝影技術從“膠卷時代”大踏步進入“數字時代”之時,柯達表現得猶豫、躊躇、遲鈍,而對手卻已經開始狂奔。等到蘋果等高端智慧手機登上舞臺的時候,柯達早已脆弱得不堪一擊。
其次,創新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將創新的技術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柯達擁有一系列高價值的數字技術專利,在2008年到2011年間,柯達靠出售部分專利許可權和打專利官司收入19億美元,是個十足的專利巨人。儘管柯達是數碼相機技術的鼻祖,並在過去十年間陸續推出了一些創新數字技術産品,但卻始終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
最後,所謂“相關産業”並非真的那麼“相關”,可以輕而易舉地觸類旁通,而貿然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在更多時候不是個好主意。上世紀80年代,為彌補膠卷業務的迅速萎縮,柯達擴張進入了化工、浴室清潔用品以及醫療檢驗設備等多個領域,結果證明完全是在燒錢。即便是柯達目前極力推崇的數碼業務轉型,也面臨內憂外患:內部缺乏核心技術,外部面臨激烈競爭,富士、索尼、惠普、佳能、愛普生等國際大公司在數碼相機、可拍照手機、數字沖印、數字打印機等各個細分市場均對柯達構成致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