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內光伏企業近日陸續公佈三季度財報。雖然大面積虧損早在業界預料之中,但當看到最終公佈的數據,還是讓人深感光伏業的“寒意”。
截止到23日,在記者統計的國內外發佈三季度報告的15家光伏企業中,有12家出現凈虧損。其中,尚德電力與賽維LDK凈虧損額最大,分別為1.164億美元和1.145億美元,而南玻、通威股份及晶科能源三家企業,雖然三季度沒有出現凈虧損,但凈利潤也同比大幅下滑。15家光伏企業凈利潤的平均同比增長率為-220.28%。
通過分析季報,記者發現對於一些光伏企業來説,三季度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出貨量受阻,而是價格的暴跌。
在上述15家光伏企業中,組件出貨量增長的企業超過2/3,其中,中電光伏表示三季度總出貨量116.2MW(其中光伏組件出貨量為115.6MW),環比增長30.1%,這一數字創造了該公司最高季度出貨量紀錄,但光伏組件平均售價為1.26美元/瓦特,自二季度以來下跌了23.2%。
今年以來,因歐洲主要市場下調光伏發電補貼令需求增長放緩,産業鏈庫存創下歷史高位,産品價格降幅達到四成,對企業利潤空間傷害極大。
中投顧問研究員蕭函認為,目前國內光伏産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歐洲市場光伏裝機規模大幅縮減使嚴重依賴歐洲市場的國內光伏企業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另外,近年來光伏産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導致大批企業紛紛擴大産能,造成市場嚴重飽和。本月初,美國商務部正式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給本就低迷的中國光伏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因此,光伏企業採取何種措施,儘快從虧損的泥潭中抽身出來就被更加關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表示,一方面,在當前各家光伏企業庫存普遍較大及歐美市場縮小的情況下,充分挖掘國內市場需求應該是光伏企業的首選,實際上也可以視做一個去庫存化的過程。同時,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産企業可以直接將業務拓展到光伏電站運營領域,將單純出售組件轉變為出售光伏電站的權益。另外,各大光伏企業也需要盡可能地降低運營費用,主動內部挖潛。
有分析稱,中國光伏産品製造企業預計明年需把組件成本降至80美分/瓦特,這較當前水平還要下降25美分。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該目標可能只有幾家能以折扣價購進原料的龍頭企業能夠做到,並預計行業疲軟態勢會延續至明年。(記者 高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