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日本,大學教 育提倡“教授治校”,大學教授往往擁有很大的權力與自主性。自然,這種權力和自主性也會帶到大學招生和研究生的招生中來。人們難免會有疑問:這種形式的招生,會不會出現“走後門”等有失公正的行為?在重視教育和科技的日本,教授和商界、政治界確實走得很近,但日本的大學招生卻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暗箱操作現象。在保證教授自主性的前提下,日本高校是如何保障招生公平性的呢?
兩年收入東京蓋小樓
根據日本政府的官方統計,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大學教授每年的平均年收入都在1100萬至1200 萬日元之間,2010年為1128萬日元(合人民幣約78 萬元)。這一數字僅次於民航客機飛行員,排在日本全國所有職業平均年收入的第二位。此外,日本的大學教授普遍身兼數職,還要著書出版,其實際年收入往往在2000萬至3000萬日元。換句話説,一個大學教授兩年的收入,足以在東京市內購買一塊土地,並建起一幢2層小樓。
站在預防貪腐的角度來説,這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高薪養廉”。大學教授本身就是日本高薪的職業之一,一般的手段自然無法賄賂得了他們。另一方面,所謂“高薪養廉”,除了薪水較高之外,還必須要有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管制度作為保障。日本政府每年都將本年度全國各職業的平均收入對社會公開,如此一來,高薪的大學教授就和政治家、大企業家一樣,成為社會輿論和媒體監督的焦點。一旦發現疑似貪腐的行為,各大媒體就會聞風而動、—擁而上,爭先進行大密度報道,令事件成為全國皆知的話題。所以,日本的大學教授在名利雙收的同時,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因為日本社會對他們錯誤的容忍率接近於零。
2010年4月,日本大學(大學名稱——本報注)的—份內部資料被公開到網絡上,資料中包括該校十多年來教授謊報學歷、抄襲論文、對女生性騷擾等事件的內部處理記錄。雖是已經在內部嚴肅處理過的事件,而且事件的數量也算不上驚人,但資料中的內容還是令日本社會感到驚詫。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日本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率下滑,學校名譽受到極大損害。從這一事件就可以看出,日本社會對大學的“純潔性”採取高標準嚴要求,大學教授絕不敢輕易越雷池半步,否則就將面臨身敗名裂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