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科學調控穩物價 穩中求進謀發展
馬建堂
2011年是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極具挑戰性的一年,也是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成果取得新進展的一年。一年來,面對諸多挑戰和風險,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促進國民經濟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展望2012年,儘管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國內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是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穩中求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就一定能夠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克服困難,科學調控,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一是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4%。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發酵、世界經濟復蘇步履艱難、主要經濟體經濟持續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保持9%左右的增速來之不易。
二是物價上漲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擺到宏觀調控首要位置,採取了一系列穩定物價的政策舉措。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自2011年8月份開始連續4個月回落,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2%,漲幅比7月份回落2.3個百分點,3月份以來首次回落至5%以內。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物價趨於穩定是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情況下取得的,尤為難得。這與一些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新興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2011年前三個季度巴西、俄羅斯、印度經濟同比增速分別在3%、4%和7%左右,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卻分別高達7%、8%和9%左右。
三是糧食生産實現“八連增”。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大糧食生産扶持力度,加之農業氣候條件總體偏好,我國糧食生産再獲豐收。初步統計,2011年全國糧食總産量達到11424億斤,比2010年增産495億斤,增長4.5%,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糧食再獲豐收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穩定物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經濟效益較好。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使得在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均實現較快增長。2011年1—1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6.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4.4%。
五是人民生活繼續改善。2011年,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兩個同步”要求,全面加強改善民生工作,廣大人民群眾收入、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再上新臺階。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8%,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比城鎮居民高5.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994萬人,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110%。
總之,2011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形勢是好的。在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國內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多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充分證明,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是正確的,宏觀調控是科學的、有力的、有效的。
二、堅定信心,穩中求進,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
展望2012年,一方面,國內外形勢將更加複雜嚴峻,歐債危機仍在深化蔓延,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緩慢,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另一方面, 2012年又是我國政治經濟生活十分重要的一年,黨的十八大將在這一年召開,因此,必須堅定信心,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有較多有利條件
一是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首先,我國經濟仍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較大,發展空間巨大。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將激發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對經濟産生持續的拉動作用。其次,中西部承接東部産業轉移效應日益顯現。中西部地區依託自身産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承接東部産業轉移的步伐不斷加快,産業升級換代效應逐漸顯現。大量産業園區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將為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再次,以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産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將進一步加快發展,併為經濟增長創造新動力。2011年1—11月份,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産業分別增長15.8%、16.5%,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8、2.5個百分點。此外,近年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緩解了經濟增長的瓶頸制約,也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是從短期看,我國內需增長仍然穩健。2011年,我國消費和投資形勢總體良好,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1.3%,比上年同期提高13.1個百分點。其中,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7.9%,提高15.2個百分點。從2012年情況看,隨著個稅改革的不斷推進、針對中低收入者的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居民消費將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投資增長自主性不斷增強,民間投資增長較快。2011年1—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4.7%,增速高於全部投資10.2個百分點,所佔比重上升至58.9%。加上地方政府投資積極性仍會較高,固定資産投資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三是從調控手段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有一定空間。近年,我國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都在3%以內,國債餘額佔GDP的比重都在20%以內,遠低於國際警戒線。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11年1—11月份,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6.8%。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為政府調控經濟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貨幣政策方面,隨著物價調控成效日益顯現,穩健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也有所增加。
(二)增強憂患意識,高度關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
首先,從短期看,近期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變化。一是工業增速連續兩個月回落較多。2011年10、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比上月回落0.6和0.8個百分點,回落幅度逐月加大。二是出口增速連續3個月回落。2011年9、10、11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別比上月回落7.4、1.2和2.1個百分點。三是企業利潤增速回落明顯。2011年1—9、1—10、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7.0%、25.3%和24.4%。四是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11月份回落至臨界點以下。2011年1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0%,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是2009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臨界點以下;12月份雖然又回到臨界點以上,但景氣水平仍較低。此外,近幾個月物價漲幅大幅回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需求趨於收縮。
其次,從中長期看,制約我國經濟穩定快速增長的矛盾和問題還很突出。一方面,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仍然不容忽視。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持續推進,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長期性價格上漲壓力凸顯的發展階段,勞動力、土地、資源、環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壓力將是長期的、剛性的。同時,國際市場流動性過剩依然突出,經濟復蘇緩慢使發達國家可能長期維持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較大。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強,投資與消費關係不夠協調,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較多等。
(三)穩中求進,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變化,只有堅定信心,切實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才能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破解面臨的複雜問題,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
首先,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的成果。同時,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更加注重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財政政策要更積極。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加大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加對農民及城鎮低收入者的補貼,大力發展社會事業,進一步改善民生。貨幣政策要更靈活。在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的基礎上,優化融資結構,要切實體現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三農”、出口優勢企業、新興産業和技術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其次,要切實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在預調微調中做到鬆緊有度。一是微調的“度”要有利於鞏固前期物價調控來之不易的成果。儘管當前物價調控取得積極成效,但要看到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依然存在,國內要素成本上升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實現物價穩定的基礎並不牢固,物價走勢還存在反彈的可能,宏觀經濟政策對物價上漲仍需要保持足夠的警惕。二是微調的“度”要有利於“十二五”時期加快結構調整,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012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已定,關鍵在於落實。新的一年,只要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信心,穩中求進,繼續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國民經濟一定可以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物價水平一定可以保持基本穩定,社會環境一定可以實現總體安穩,一定能夠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原文鏈結地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12/201202/201201/t20120112_134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