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余豐慧:積極的財政政策還包括減稅降費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及時評論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25日舉行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闡釋了明年完善結構性減稅的路線圖:降進口關稅促産業結構調整;小微企業再獲減負;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試點穩步擴圍;資源稅、消費稅引領稅改縱深。(12月26日《北京日報》)

  必須充分認識當前以結構性減稅為主實施減稅降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當前,我國經濟受內外部環境欠佳影響已經出現連續幾個季度下滑的現象。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副行長林毅夫剛剛提醒發展中國家對明年經濟要做“最壞”打算。

  應對經濟深度下調靠什麼呢?大舉投資已經難以為繼,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警告不能再依靠四萬億。受外需不振影響,明年出口形勢可能更加惡劣,負增長不是沒有可能。同時,國內消費啟動受制因素較多,不是一日之功。依靠放鬆貨幣政策又會受到通脹陰影揮之不去的影響。出路何在呢?積極財政政策大有可為。所謂積極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其主要手段包括兩個:一是擴張性財政投資,二是減稅,在中國還包括降費。

  擴張性財政投資往往在預算安排上出現較大赤字,而赤字可能最終造成貨幣投放,推高通脹率。因此,擴張性財政投資要謹慎。最能夠靠得住、實實在在的應對之策是減稅降費。

  減稅降費將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強經濟活力。通過出臺減稅方面的積極財政政策,可以在調結構和穩增長之間找到契合點。

  減稅降費將惠及百姓民生,啟動消費。減稅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惠及民生措施,與促民生、調結構要求完全吻合。同時,無論是針對百姓直接減稅,還是間接減稅,都有利於促進百姓消費,啟動內需。

  減稅降費有利於調節收入分配關係,增加社會和諧度。通過稅收杠桿的二次分配形式調節收入差距是常用手段,對中國來説當前更加迫切。

  減稅降費有利於抑通脹。通過降低嵌在商品價格中的間接稅,能夠降低終端銷售商品價格,從而起到抑制通脹、抑制物價上漲的作用。比如:財政部長説,明年對蔬菜的批發、零售免徵增值稅。這既讓人高興又讓人吃驚。高興的是,蔬菜稅收減少必將對調動生産銷售積極性、降低蔬菜價格非常有利。吃驚的是,對一把青菜竟然在批發和零售環節徵收增值稅,可見稅費還真有不小的減免餘地。

  減稅降費可謂一舉四得。一定要把明年結構性減稅這場重頭戲演好。首先,明年有必要更大力度、幅度出臺多稅種減稅措施,而增稅措施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包括資源稅、房産稅等。

  其次,要把結構性減稅的重點放在大幅度降低間接稅上。我國稅收結構以間接稅為主,居民稅負更多表現在消費過程中所承擔的“隱形稅”,應該逐步降低間接稅的比重,減輕居民稅收負擔,降低商品中的稅收剛性成本。對中小微型企業減稅幅度要繼續加大,同時,還可考慮再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

  要把減稅降費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一把利器使用好。財政部長説,明年還要落實好其他各項稅費減免政策,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涉企收費項目,全面清理規範公路收費,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希望這些都能落到實處,營造一個讓企業健康發展的寬鬆環境,助推中國經濟繼續平穩快速發展。   

熱詞:

  • 積極財政政策
  • 積極的財政政策
  • 結構性減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