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現在年畫只能當旅遊商品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1: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作者 朱潔樹

  綿竹年畫是首批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民間藝術形式。綿竹年畫傳承人劉竹梅在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採訪時表示:“收藏綿竹年畫的人,從古到今,各個階層都有,魯迅先生也收藏過。現在主要是成了旅遊産品了。老藝人畫的已經不多了。”

  綿竹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也是首批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民間藝術形式。目前,綿竹年畫有李芳福、陳興才二位國家級傳承人和劉竹梅、胡光葵二位省級傳承人。李、陳二位老人已經是耄耋之年,主要創作傳統年畫作品;而劉竹梅和胡光葵則致力於以傳承為基礎的創新。在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採訪時,劉竹梅説,“現在能賣的也就是旅遊産品”。

  “民間藝人還有兩個”

  藝術評論:和其他地方的年畫相比,綿竹年畫有什麼特點?

  劉竹梅:特點有很多方面。綿竹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有起稿,刻版,印版和彩繪,但它還是手繪為主。它的線版只起到輪廓的作用,最後的完成全靠手工彩繪。

  綿竹年畫裏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表現手法叫“填水腳”,畫顏色老藝人稱之為“填顏色”,因為顏色基本上是傳下來的,就往印出的版畫裏面填。我們都是一碗一碗兌好的顏色,畫到除夕,最後的時候,用剩下來的紙,剩下來的顏色,很快速地畫下來。現在看來,這些不受拘束的東西反而更有藝術性,有大寫意的效果。

  藝術評論:年畫藝人現在還有嗎?

  劉竹梅:民間藝人還有兩個,80歲的李芳福和92歲的陳興才。李大爺畫得最好的是門神“雙揚鞭”和武將“立錘”。陳大爺還在年畫村工作室上班,他愛畫一種“水墨”門神,叫素門神,以前過年時家中有老人去世,忌貼明艷的色彩,只貼這種不帶紅的門神。

  他們年紀大了,名聲也在那裏了。10年前,陳大爺的畫,也就是5元錢。現在小的50元,大的也要幾百塊錢一張。他們還保持著用木版印,顏色也不完全是當時的,也有一些現在的國畫顏料、水彩畫顏料。真正原汁原味的綿竹年畫已經沒有了。

  2004年去世的張老先生,可以起稿,叫作畫師,他有程式化的一套東西。現在這兩位老藝人都是彩繪藝人,叫他們起稿,不行。而他們的孫輩只能把它們以前的樣子刻下來,用老一輩傳人的顏色再畫,但水平都不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傳下來的,因為那時候家家戶戶都需要年畫。上世紀80年代大生産的時候,就被印刷品代替了。

  藝術評論:這兩位是最後一代傳統方式的藝人嗎?

  劉竹梅:可以這樣説。

  “藝術家都流失了”

  藝術評論:藝術家和研究者現在參與年畫嗎?

  劉竹梅:還是少。藝術家的作品,説它是年畫也可以,你説它借鑒了年畫,也可以。上世紀80年代,四川出版社和美協搞創作班,組織了一批畫家和藝術家來綿竹吸收民間藝術。但是現在這樣的東西也賣不了多少錢,藝術家有的去畫國畫,有的畫油畫,都流失了。

  藝術評論:你現在也設計衍生品嗎?

  劉竹梅:我們館裏曾經有一個政策,為了發展綿竹年畫,大家都出去開作坊,還是搞旅遊産品。我沒有搞作坊,為館裏搞過幾個衍生的設計。

  印刷品的年畫,我們上世紀80年代做得比較多。以前四川出版社在做這個事情,館裏很多人都為他們畫,有一張作品賣到100多萬幅。現在門也變了,老百姓的審美也變了。當時農村有幾進院子,大門貼什麼、二門貼什麼,都有講究的,現在城裏面飯店都是防盜門了,就貼一個福字。現在省裏面讓大家畫幾張印了,就送給老百姓。我們這裡根本不能弄,收不回成本。現在能賣的也就是旅遊産品,禮品。

  以前那種還真的需要放在博物館,原汁原味的,現代人已經沒法欣賞了。

  藝術評論:綿竹年畫博物館的收藏怎麼樣?

  劉竹梅:我們現在收藏比較多的主要是清代的版。年畫在“破四舊”的時候,好多都沒有了。而且那時候也不留名,也沒有人收藏的。年畫我們館也有,不是特別多。

  藝術評論:現在有沒有人專門收藏年畫?

  劉竹梅:收藏綿竹年畫的人,從古到今,各個階層都有,魯迅先生也收藏過。現在主要成了旅遊産品了。老藝人畫的已經不多了。

  藝術評論:現在還有人學年畫嗎?

  劉竹梅:1998年在一個實驗小學,有個特長班,我每個星期都去上課,上了五年,後來不辦了。後來我在四川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給他們大學生上課。

  另外,每個作坊都有畫工,綿竹年畫如果光要填顏色是用不著太多工夫培訓的。

  中國木版年畫主要産地分佈圖

  中國木版年畫主要産地分佈圖

  中國年畫産地眾多,素有“四大”(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楊家埠、河北武強)和“四小”(四川綿竹、河南朱仙鎮、陜西鳳翔、廣東佛山)之分。

  河北武強年畫

  武強年畫産生於宋末元初,明、清兩代最為鼎盛。其特點之一是色彩強烈,濃艷而不凝滯,用色雖少變化多端。特點之二是在造型上具有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山東楊家埠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始於明朝末年,繁榮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乾隆年間是楊家埠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年銷量高達數千萬張。

  天津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鎮在明末清初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楊柳青年畫産地,被譽為中國四大民間木版年畫之首。楊柳青年畫創立了刻工精細,繪製細膩,色彩絢美,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的木版年畫。

  蘇州桃花塢年畫

  雍正、乾隆年間,蘇州年畫質量、銷量空前提高,當時有五十多家年畫鋪,分設在閶門外山塘街一帶,也有部分設在桃花塢報恩寺一帶,年産達百萬張以上,少時也有十幾萬張。

  廣東佛山年畫

  佛山年畫銷路的鼎盛時期在清末民初之間,以農村為主要銷場,包括廣東、廣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貴州一部分地區,並遠至南洋群島,至抗戰以前逐漸衰落。

  陜西鳳翔年畫

  據説始於明朝中葉,鳳翔年畫以城東的小裏村版樣最豐富,清初即有年畫作坊雕印出售年畫,設色以橙、綠、桃紅三色為主。

  河南朱仙鎮年畫

  北宋年間,逢過年過節,貼門神成為一種風尚,後來北宋沒落、滅亡,開封幾經戰亂,木版年畫衰落下來。至明代,開封年畫雖然又獲復興,但已逐漸轉移到朱仙鎮。明朝末年洪水氾濫,開封被淹沒,朱仙鎮便成為河南木版年畫的中心。

  四川綿竹年畫

  起源於北宋,清乾隆、嘉慶年間,綿竹全縣有大小年畫作坊300多家,年畫專業人員達1000余人,年産年畫1200萬多份。

熱詞:

  • 鳳翔年畫
  • 蘇州桃花塢年畫
  • 旅遊商品
  • 四大
  • 旅遊産品
  • 藝術家
  • 四小
  • 水墨
  •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