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上海市應加大對養老保障體系的改革力度,大力發展補充養老保障,形成“兩條腿”走路的養老保障格局。上海市政協委員張寧、呂紅兵、梁信軍在市政協會上遞交提案,建議借鑒國外經驗,完善養老金制度的頂層設計,爭取國家稅收政策支持,在上海進行建立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制度的試點。
中國在1997年的養老保險改革中提出要建立三支柱的養老金體系,包括第一支柱基礎養老保險(政府規定的基本養老金,由單位和員工繳費形成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第二支柱(自願參與的企業年金和補充養老保險)和第三支柱(個人儲蓄為養老)的補充養老。上海的養老保障體系基本與國家保持一致。總體而言,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發展還很不完善,存在著老齡化問題突出、保障水平差、養老金收益率低下等諸多問題,在上海表現得也相當突出。
三名委員認為,應爭取在上海進行建立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制度的試點,這樣做既可以通過稅收優惠加快補充養老的發展,平衡養老金保障體系;又可以借助個人補充養老金賬戶增加退休以後的收入來源,平衡不同時期的收入水平;同時也可以讓地方政府減少部分養老金支出壓力,將支出重點向那些無條件建立補充養老的低收入人群傾斜,提高針對性和最低保障水平。
他們同時建議,上海在建立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制度時,要首先考慮稅收優惠政策。比如爭取在上海試點推出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優惠政策, 確定延期納稅的形式。其次,要在投資運作上下功夫。按照國際慣例,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賬戶應允許多種資金管理方式,組織運作模式可採用合同或契約等方式,投資對象可擴大到股票、債券、基金、銀行定期存款、保險等多樣化的投資産品。最後,完善管理機構。他們建議比照企業年金的資格管理模式,由社會保障局設定嚴格的資格審定標準,選擇一批信譽度和資本運營能力強的專業投資管理機構,如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大型的保險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