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百度李彥宏:不為資本打工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時代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彥宏

  回國創業前,遠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很享受自己的打工生涯,“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

  作為工程師,李彥宏在美國的8年的職業生涯無疑是成功的。他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

  百度是李彥宏創業的第一家公司,像他一如既往的順風順水的人生一樣,代表著“中文搜索”的百度的迅速崛起讓李彥宏成為中國企業史上的新標桿人物。

  在他最新的一次被授予“中國最受尊敬的企業家”的評語中,專家指出,百度是世界上少數幾家掌握搜索引擎技術的公司之一,並在中國市場上成功打敗國際互聯網巨頭谷歌,這激發出普通中國公眾在全球最新技術領域的極大自豪。

  同時,就百度公司的業績而言,其連續13季度營收同比翻番,市值比創業初期的120萬美金增長了一萬倍,成為首家進入納斯達克百強成分股的中國公司,單股股票最高達到3000人民幣。

  “這一切,在中國企業史上都將成為神話,李彥宏也將超越柳傳志、張瑞敏等老一輩企業家,成為中國年輕人新的榜樣和創業夢想。”

  有人説,中國職業經理人的創業顯然並非只是想獲取更多的財富,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李彥宏就是最好的注腳——從李彥宏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百度至今,“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這位海歸華人不變的信念。

  百度的崛起

  按日曆的年份,李彥宏對於百度的總結是:2002,技術年,百度搜索技術真正成熟;2003,流量年,流量比上一年漲了7倍;2004年是品牌年,百度受到廣泛的認可;2005年,才是收入年——那一年,百度順利上市,並在美國本土創造了中國資本神話。接下來,李彥宏加快了百度的國際化腳步。

  這個非常喜歡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百度掌門人,曾以崛起的大國類比百度,希望百度成為國際化的領袖企業。“國際化是必然的選擇。”李彥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5年之後,百度的收入應該有50%以上來自中國之外。”

  這不是李彥宏第一次這麼説。2002年起,李彥宏每年都會在公司董事會上提出國際化設想,但屢遭否定。即使到了2006年底,百度在中國的成功已經難以撼動時,對其國際化戰略的質疑聲仍不絕於耳。

  兩年前,百度開始了國際化的步伐。去年初,百度斥重金正式出擊日本市場,並不斷加大投入,李彥宏稱,歐洲市場將成為百度的下一個目標。

  除了高調的“走出去”戰略,李彥宏還瞄上了C2C業務,搶食電子商務這塊蛋糕,隨後,百度還加入了IM軍團,大力推廣百度HI軟體。如今,百度又將業務範圍擴展至百億規模的遊戲市場。

  4月22日,百度宣佈通過與盛大等知名遊戲運營商聯合運營的方式,正式進軍網絡遊戲産業,推出了百度遊戲娛樂平臺。目前,百度娛樂遊戲平臺開始運營七款免費的網絡遊戲,其中“縱橫天下”、“方便麵三國”、“天空左岸”等網遊已經上線。

  在此之前,百度已經在搜索上推出貼吧、百科、知道、空間等社區産品。業內人士表示,百度想憑藉網絡搜索的技術基礎和強勢的品牌人氣,實現一統互聯網用戶的發展野心,胃口顯得有些過大。

  而在今年的百度財報裏,百度CEO李彥宏也一再強調堅持多元化路線,剛上任一個多月的CFO也表示,進軍C2C網絡購物和日文搜索市場是2008年百度重點投資的兩大領域。

  一些分析人士則表示,百度的這種多元化戰略顯得有些分散,或多或少的會削弱搜索業務的優勢,而且對於用戶體驗來説,也顯得有些複雜。另外,在細分行業多元化可以有效避免競爭,但是對於這些業務領域來説,搜索引擎的這種多元化直接導致了競爭惡化,成為了行業公敵。

  李彥宏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百度在長達8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意識到要同時解決上億網民的需求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我們的競爭對手永遠是我們自己,如何開發更好的産品和服務,全面提升用戶體驗才是百度需要做的。”

  不為資本打工

  從百度創業伊始,李彥宏就一直堅定自己的方向,尤其不被資本所左右。

  如何讓百度始終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前進?李彥宏就一直在解決這個問題。在李彥宏自己寫的《矽谷商戰》中,就不乏創業者被資本“綁架” 的事例。

  在熟知商業遊戲規則的李彥宏看來,對於投資人確實沒有比利益更好的東西能説服他們,當然,如果價格合適,百度隨時就有可能被股東們出售。所以要想讓自己親手創建的百度繼續更好地走下去,百度的控制權就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一次融資時,徐勇與風投談好的條件是100萬美元,25%的股份,後來由於看好百度,風投將原始融資額從100萬美元提高到120萬美元。但李彥宏的態度卻非常堅定,風投們的股份比例堅決不變。

  同樣,在第二次的融資中,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德豐傑聯合IDG向成立九個月的百度投資了1000萬美元,其中德豐傑約佔了總投資額的75%,成為百度的單一最大股東,但其仍然只擁有百度30%的股權。

  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人們一度猜測會遭到股東之一Google的收購,事實上,Google幾乎沒有機會,因為百度在所有收購通道設立了關卡。

  第一道關卡是“牛卡計劃”,就是對公司股份的A類股和B類股的劃分,這種股份安排叫做雙層股票結構。其操作思路如下:將在公開市場發行的股票稱做A類股票,每股擁有1票表決權,而所有原始股份為B類股票,每股擁有10票表決權。

  一旦李彥宏及其團隊合計持有的B類股所佔已發行B類股比例不足5%,所有B類股將立即轉為同等數量的A類股,並且公司從此不再發行B類股。這意味著即使潛在收購者買進絕大部分原始股,也無法在董事會擁有足夠的表決權。百度是首家採取這種股權配置赴美上市的公司。

  其他關卡則是“五人董事會計劃”、“攤薄計劃”和“改組董事會計劃”。百度為自己設立的重重關卡,其初衷固然有阻礙Google之流控制公司的算計,但更主要的是,確保百度不致屈服於機構投資者、公眾股東壓力之下,唯華爾街馬首是瞻,更方便於創始人持續掌控公司命脈,按照自己的思路經營百度。

  “不要輕易將主動權交給投資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沒有人會樂善好施。”為了保證對百度的控制力,李彥宏甚至刻意調低上市的融資額及公開售股比例。目前,李彥宏夫婦合計擁有21.3%的百度股票,正是因為他們手中持有的百度股票具有十倍于普通股票的投票權,他們擁有了對百度絕對的控制權。

  管理上的短板

  “我他媽的不做了,大家也都別做了,把公司關閉了拉倒!”李彥宏終於爆發了,“啪”的一聲,猛然將手機重重地朝桌上摔去。李彥宏發怒的時候,喜歡摔自己的東西。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大家驚呆了。會議室裏出現了短暫的尷尬的沉靜。

  “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論據打動了我們。”外方董事説。百度董事會最終同意公司轉型。

  這是2001年初,李彥宏説服董事會同意百度從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向搜索引擎盈利模式轉型的一幕,這也是百度公司發展史上最為經典的一個轉折。

  但在熟悉李彥宏的人看來,這正是他不善言辭,不喜説話的極端表現,甚至在管理學上被視為不善溝通的典型。一位前百度員工表示,李彥宏是個悄悄坐在那裏,就能洞察整個世界的人。有一次員工犯錯,李彥宏在辦公室裏和員工面對面,一言不發,足足有5分鐘。員工將李彥宏稱為沉默管理,“那種沉默讓我很害怕。”

  或許,正是性格上的原因,與百度早年創業時相比較,五位高管只剩下李彥宏一位孤家寡人。

  “不要對自己開創的公司死守著不放——這是經過很多慘痛教訓才明白的道理,並不是所有打天下的人都適合坐天下。”這句話的出處是《矽谷商戰》——李彥宏在創立百度前的著作。如今,這句話被用來形容李彥宏卻恰當不過,因為他所領導的百度已經被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

  百度是李彥宏的第一份創業,這之前他在幾家公司做技術開發工作。跟百度一起打天下的元老們大多是剛畢業甚至沒畢業的學生,不少人連工作經驗都沒有。李彥宏就靠著自己的矽谷觀察心得管理著自己的公司,但當百度從創業公司走向成熟公司的時候,卻顯得有點不適。

  “我覺得我一直不是一個在管理上非常強的人,公司在不斷變大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管理上的缺陷。我過去的解決方法是發現公司薄弱的地方,就會找到這方面最強的人,想辦法把他吸引到百度。人一旦來了,我基本上就撒手不管了,最後看結果。這樣有好處,放權、信任,做事激情很大。不好的地方,完全放權對他個人成長速度不夠快,我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告訴他做事的方式應該是怎樣的。”這是李彥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於在公司內部管理上的自我總結。

  對此,李彥宏也有著清醒地認識,“我畢竟不是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職業經理人,現在要做職業經理人做的事情。有時候,遇到自己從來沒有見到的事情,都要靠學習甚至感覺來做事。”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李彥宏可以説是中國企業界最成功的互聯網英雄或者創業者之一,卻不是自己的企業帝國裏的最優秀管理者,但或許慶倖的是,年輕的李彥宏始終保持著自己天生的敏感性,這也讓百度沒有停滯前進的腳步。

  (本文來源:中國新時代作者:陳益鋒)

熱詞:

  • 李彥宏
  • 谷歌
  • 百度公司
  • 華爾街日報
  • 縱橫天下
  • 大國崛起
  • 矽谷商戰
  • 中文搜索
  • 類股
  • 職業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