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民營加油站政策瓶頸難突破 期盼春天來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位於深圳路上的金盾加油站,工作人員在給車加油

  眼下,自去年10月份以來的柴油荒已漸行漸遠,民營加油站卻依然如坐針氈。不期而遇的斷供已成為民營企業發展中無法擺脫的束縛,使其在與石油巨頭的競爭中,看不到“春天”。

  價格與銷售環境的制約

  “柴油基本上都從中石油、中石化集團進貨,批發價由兩巨頭説了算,而零售價又至少與市場齊平,民營加油站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談起前段時間的柴油荒,青島金盾石化的總經理高崇東仍然心有餘悸,“民營加油站絕大部分都是以賣柴油為主,國家規定的柴油零售限價是7.62元/升,中石化、中石油批發價格是7.6元/升,零售卻是7.5元/升。我們要是進了油,還怎麼往外賣?”

  據記者了解,今年這波柴油荒始於去年10月中旬,距離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不久,國內成品油供應即出現了緊張態勢,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斷供。“許多加油站旁都排起了等待加油的長龍,要麼是根本加不到柴油、要麼是限量供應,部分加油站甚至悄然運行‘加油須付10%好處費’的潛規則。”島城一家物流公司的負責人回憶説。

  不僅在價格上受人約束,在油料供給和銷售環境上也受制約。由於成品油批發權的限制,油源緊張一直是制約著民營加油站發展的瓶頸。“油荒”期間,很多民營加油站從中石化、中石油批發不來成品油,為了維持經營,只能高價從地方煉油廠進油。“但地煉油産量不高,油量不穩定,油的質量也不好。”高崇東解釋道,“這倒不是説地煉的技術、設備不行,是地煉的原料不行,地煉的原料都是國際上的二級油,最好的一層已經被提煉走了,別人加工後的油當然提煉不出好油。”

  據了解,油荒時,有些民營加油站為了維繫生存不惜鋌而走險,冒險在優質油中摻加地煉油,導致燃油的質量下降,聲譽一落千丈。

  政策瓶頸難突破

  由於石油巨頭限制供油,民營加油站鬧油荒、甚至關門歇業的情況比比皆是。

  最大的阻力便是原油配額的限制。據了解,目前我國原油進口實行配額制,分為國營貿易配額和非國營貿易配額。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從2002年開始,非國營貿易配額每年均會下達,允許非國營貿易企業從事部分數量原油的進口。但非國營貿易進口的配額並不是都由民營油企分享,分食這塊蛋糕的還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名下註冊的公司等。根據我國現行政策,中石油、中石化系統外的企業若進口原油,必須持有兩大集團出具的“排産”(安排生産)證明,海關才放行,鐵路部門才安排運輸計劃。按這樣的政策,民營油企即使獲得原油進口經營資質和進口配額,也很難單獨進口原油。

  由於面臨長期的困境,青島的許多民營加油站不再選擇硬抗,他們大都被中石油、中石化收至麾下。“青島民營加油站大約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同時身為青島市成品油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的高崇東回憶,1993年,島城民營加油站有百餘家,2000年,民營加油站發展到600多家。2005年對民營加油站來説,是一個歷史性轉捩點,石油批發價快速上漲而零售價不變,加上石油巨頭斷供,部分民營加油站快速倒閉,全國民營加油站倒閉三分之一,虧損的有1萬多家,青島的加油站數量也迅速降到了400多家。

  雖然國家鼓勵民間資本打破壟斷,但民營加油站卻面臨著“政策有口號卻沒內容”。據悉,在最新的青島城市2012—2022年加油站佈局規劃中,全市竟無一家關於民營加油站的規劃。

熱詞:

  • 民營加油站
  • 民營企業發展
  • 加油站數量
  • 鬧油
  • 中石化
  • 柴油
  • 中石油
  • 油荒
  • 非國營貿易
  • 石油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