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吃不了的菜打包帶走”,這是人們日常外出就餐最為普遍的一種行為。但是如果外帶的餐盒屬於淘汰類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則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國際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介紹,由於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遇到熱湯熱飯時會産生多種毒素,因此,在使用中會不經意間把毒素融入到食物中。
董金獅建議消費者遵循“一看、二聞、三動手”原則,增長自我辨別餐盒偽劣的知識。一看是要注意包裝箱標識信息是否齊全、生産許可證及編號,箱體是否完整;二是要聞一下産品是否有異味;三是拿起産品檢查是否有“手捏軟綿綿、輕撕即破裂”的情況。帶顏色的産品可以用濕巾擦拭,看其是否掉色,以確定餐盒是否安全。
雖然生産不合格打包餐盒的企業已減少很多,但是餐飲企業在直接採購時,還應向生産廠家索取合格證明,包括營業手續及生産許可、産品檢測報告等,以確保自身利益不被侵害。
董金獅提醒消費者,即使購買的餐盒是使用符合國家標準材料的密胺餐具,在使用前,也應在沸水里加醋煮兩三分鐘,或者在常溫下用醋浸泡兩個小時,讓有害物質儘量釋放出來。使用時,儘量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油性、鹼性食物,避免帶來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