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公務卡消費調查:或變相加重地方負擔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1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姚建莉

  “就好像公車上的ETC系統一樣,公務卡就是公務消費的足跡,不管你往哪走都一清二楚,一用就會暴露行蹤。”1月9日,多年力推公車改革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對本報稱,儘管自己還未開始使用,但他對公務卡的期待頗高。

  按照財政部新近下發通知,從今年元旦起,中央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支付差旅費、公務接待費等16項公務費用時,必須使用公務卡;到今年年底前,這一制度將擴展到所有基層預算單位。

  1月4日,白酒股指下跌4.38%,創半年以來新低。有調查顯示,高端白酒消費中公務消費超過50%,“買的不喝,喝的不買。”葉青稱。

  此間一張初始餘額為零、預算單位工作人員(在職在編人員)人手一張的普通信用卡,迅速成為近日議論紛紛的反腐利器,並被認為參與“打壓”了白酒股股價。

  公務卡是否真有奇效?

  浙江省政府某部門公務人員邢君,自去年開始使用公務卡,他在認同葉青説法的同時,也有些擔心:“公務卡可以有我每一筆公務消費的記錄,但不能保證記錄的真實性。”

  “發票可以少花多開,銀行小票也可以少花多刷;政府部門要刷卡,不能消費高價酒,但找下屬企業買單照樣做,只要是想動歪腦筋總是有辦法的。”邢君強調,這些本質上是制度和持卡人觀念的問題。

  現實:使用率較低

  浙江省委黨校副教授葉國文領到公務卡已好幾個月。

  2012年1月初他對本報回憶稱,去年下半年,一張印著“浙江公務卡”、透支額度為5萬的金黃色工商銀行卡發到手裏,“財務鼓勵我們多用卡少用現金”。

  但由於沒有強制規定,他至今還沒用過,“我出差最多花幾百塊錢,用現金方便,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對方安排的,不需要自己掏錢”。

  這項葉國文使用不多的改革舉措,肇始於2007年。當時浙江省10家省級預算單位試點使用公務卡,規定支付內容包括差旅費、招待費等,科級及以下幹部透支額度3萬,處級幹部5萬。

  “廳局級沒有具體規定,他們一般都不需要自己付錢消費。”邢君稱。

  隨後的兩三年,改革在浙江省其它部門陸續推開。邢君的單位也是其一,在2011年單位為他們統一辦了中信銀行公務卡,但同事們的使用率也不太高。

  “除公務外,還可以用這張卡刷私人消費,只要及時還上就行,但我從未用過。透支額度為3萬,我就刷過兩次。”邢君説。

  邢解釋稱,由於經常跟隨集體出差,費用都由行政處通過付現金、挂賬、銀行轉賬等方式解決;即使必須自己買,他一般都用自己的儲蓄卡,怕公務卡透支還款麻煩。

  他記得有一次他用公務卡給部門出差買機票,有點麻煩,“十來個人刷了一萬多,但按規定同事的部分不算我的公務消費,所以財務把錢打到我的私人卡上,我再劃到公務卡上。”

  但也不乏方便之處,“過去申請出差和回來報銷都要打報告,找領導簽字;現在直接可以走,回來時拿交易憑條和發票,直接到財務報銷。”

  對賬時,財務會將交易憑條作為會計原始憑證入賬,只要憑條和發票額度一致,住宿不超標,財務就會蓋章,“快的話當場可以轉賬。”

  不過通常財務會花上幾天時間,才將核對後的金額打到他的卡上,使餘額重歸為零,“有時候會錯過還款期,我就得自己先還上”。

  如果不小心將交易憑條弄丟,“我還得到銀行自助終端重新打一份,如果財務蓋過章的,就得到銀行櫃臺辦理。”

  一般一年內的消費紀錄,銀行都可以當場提供,“一年以上的得填申請表,需要過幾天才能拿到。”建設銀行上海分行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比起現金時代,葉國文認為公務卡給亂消費設置了一定的技術難度,“POS小票上細目和場所顯示,讓財務有據可查,特別是去娛樂場所,一目了然。”

  “不少單位出差都坐頭等艙,但實際上不同級別標準不同,公務卡一對一後就不能隨便充數了。”中央黨校副教授劉素華指出。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對此分析稱:“因為過去只有一個單位賬號和公款消費總額,是一筆混賬,現在以個人卡名義報銷,能夠將每個人的消費區分開來。”

  在浙江省級預算單位改革基礎上,湖州、溫州等市級預算單位還各自設立了餘額為零的單位公務卡,支付水費、電費、公積金、醫療保險等同城委託收款業務。

  根據湖州市財政地稅局國庫處副處長徐慧的介紹,“單位卡不能用做其它交易,只能進行銀行轉賬。”

  據徐介紹,自2010年11月推行公務卡開始,到2011年11月已推行到全市189家預算單位,湖州市一年內公務卡統計消費240萬,“這只是一小部分,現在公務消費多數還在用現金支付。”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浙江的情況同樣出現在湖北省、上海市等地,公務卡目前的使用率較低,“中央的發文可能是個轉機。”葉青説。

  公務卡消費調查:或變相加重地方負擔

  並非“反腐卡”

  這一張公務卡,其實並不是萬能的“反腐卡”。

  客觀上,邢君認為,要通過公務卡實現編制內人員自己消費自己付款就很難,“越到上級越不需要,雖然他們的透支額度更高,但出差都是秘書辦理,財務沒有理由也不敢不報銷”。

  而核心的“三公”消費腐敗問題,如轉嫁給其他單位、“吃回扣”、套現等,更無法靠一張卡解決。

  事實上,邢君提到,“目前的公務接待一般由部門行政處安排飯店,相關科室簽單就行。”如果來賓覺得飯店條件不好,他就會帶他們到附近的城市考察,“就由當地解決了。”

  一般到外地考察,公務人員的所有費用多由當地負責,有了公務卡也能如此操作,“甚至會比現在更嚴重,這給了地方巴結上級領導的好藉口。”邢君透露。

  而財務那邊,“部門領導打聲招呼就行,甚至會主動幫忙向財政部門拿錢”。

  2011年11月25日,財政部下發的《關於實施公務卡強制結算的通知》恰有規定稱:因特殊情形確實不能使用公務卡結算的,應報經單位財務部門批准。

  該通知規定了可以不刷卡的情況:如在縣級以下(不包括縣級)地區發生的公務支出;縣級及縣級以上地區不具備刷卡條件的場所發生的單筆消費在200元以下的公務支出;簽證費、快遞費、過橋過路費、出租車費用等。

  因此,一些專家擔心地方各級部門強制使用公務卡短期內難以鋪開,“卡住公務消費”作用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加重地方政府負擔。”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指出。

  但也有一些較好的做法。葉青告訴記者,現在他到外省出差,報銷時會有80元/天的補貼,湖北本省出差為50元/天,通過單位零餘額賬戶轉入個人工資卡,“如果讓別人買單就沒補助”。

  針對此,邢君説,也有人“自己報銷一部分,再轉嫁一部分,既能吃住高檔,又能拿補貼”,他對現實表示無奈。

  即使基層機關單位通通使用公務卡,還有政府部門下屬的企業、培訓中心等可以轉嫁,“除非企業也實行公務卡。”任建明説。

  同樣的,試圖用公務卡杜絕“拿回扣”在邢君看來更是一廂情願,“比如在一個飯店消費5000元,持卡人照樣可以跟飯店協商好,用卡刷8000元,然後多餘的3000元扣除稅收,或者按一定的比例,部分返還給他,從POS小票上看並沒有問題。”

  邢在一次出差中住宿超標,當地賓館工作人員主動幫他把超標部分刷成飯費。

  此外,用公務卡進行政府採購在多數地方還是空白,“浙江省一般是通過採購中心,向省財政廳下屬的會計核算中心申報,根據核算中心批准數額再購買。”邢説。

  即使在已經試行單位公務卡的湖州,徐慧告訴記者,涉及單位採購的支出,湖州市級單位目前多是財務用支票轉賬,“辦公用品都定點幾家文具店,半年或者一年支付一次,額度太大不可能用公務卡”。

  正是這些大額的政府採購,在邢看來造成了大量的公共資金流失,“供貨商將採購價格壓得很低而中標,卻在後續的配套價格、服務上抬高價格,甚至跟採購人員合謀。”

  公開公款消費更重要

  這些漏洞,都對公務卡本身技術設置、公務卡消費細則以及預算財務制度的完善,提出挑戰。

  葉青建議,所有公務卡設置報警系統,並聯網統一由單位財務或財政部門監管,“只要某種消費超過規定額度,就發出警報。”

  但他也承認,即使有了無懈可擊的公務卡系統,“政府的小金庫也不可能銷聲匿跡”。

  劉素華建議,確定預算單位強制結算目錄後,公務卡消費細目必須在一定領域內(讓普通公務員監督得到的地方)公開,至少是在本單位內網公佈,“如果只有財務知道,監督有限”。

  同時,從中央到基層,“在有條件的地區都強制推行公務卡,同時增設POS機網點。”

  而任建明覺得,公務卡最多只能管到預算內花費,而問題最多的預算外支出尚待監管,“可以先調研一個地方或幾個城市,看公務支出多少是本級政府的,多少是為上邊買單的,進行公開”。

  胡怡建則強調:“嚴重的公款消費集中在少數領導手上,公開他們的公款消費是首要任務。”對此基層公務員邢君表示贊同:“任何的改革都必須建立在公開基礎上。”

  在公開基礎上,任建明建議細化預算項目、報銷標準,“説四菜一湯太含糊,上來是四盆一缸又能如何?”

  “此外,還必須有嚴格的處罰和問責制度。”任説。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邢君為化名)

熱詞:

  • 消費調查
  • 股指
  • 預算單位
  • 反腐卡
  • 打壓
  • 三公
  • 透支額度
  • 關於實施公務卡強制結算的通知
  • 小票
  • 憑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