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金融工作會議或更強調風險防範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07: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無論是關於利率、匯率市場化的願望,還是股市中關於發行制度的改革,特別是新金融創新工具、新市場體系(如國際板)的推出,其推進速度都有可能不如預期的那麼快。在現有體制下,如何確保既有的市場、既有的政策體系能夠具備更強的風險防範能力,防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傳導、輸入、影響,可能才是決策層關注的焦點。

  據媒體報道,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或將於2012年 1月6日~7日召開。作為中國金融界最高規格的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自1997年開始隔5年舉行一次,每次都推動國內金融領域重要改革。

  近期,市場上關於第四次金融工作會議的內容很多,也有頗多解讀,例如類似“十五項重大金融課題”、“二十個部委確定的十大議題”、“市場化”與“風險管理”兩大的會議主體並重、更有解讀認為將重啟信貸資産證券化、成立金融國資委、甚至有分析人士提出“等待全國金融會議給出新的胡蘿蔔,讓投資者能絕處逢生”等等。無不把五年一次的金融工作會議提升到至關重要的高度。

  不可否認,金融工作會議每五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要是為未來五年金融發展定調。比如2007年會議,主要討論農行股改,成立中投公司等;2002年的會議主題是推動銀行改制上市,隨後成立了銀監會,工行、建行、中行等先後獲得外匯儲備註資以補充資本金;再往前,1997年召開的背景和談論的話題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回顧歷史上三次金融工作會議可以發現,每一次金融系統的重大改革都源自於對外部衝擊的應對,同金融體系改革的內生性驅動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2012年會議正處於全球金融、經濟危機爆發頻率加快的時期,由此判斷,金融工作會議應該更加務實有關防風險的問題或將更加突出。畢竟,在“穩中求進”的政策總基調要求之下,金融首先要穩,其次才是追求市場化的進步。

  從表面上看,全球金融危機正在步入“尾聲”,但是,由於歐洲債務危機仍然處於蔓延和爆發的“危險區”,會不會給全球經濟造成新的衝擊和影響,造成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實在難以預料。當務之急,可能並不是市場化更快推進,而是如何更好地建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機制。為此,哪怕是多運用一些行政手段、甚至後退幾步,也不是不可能,畢竟目前最重要的還是防範金融風險、運用智慧和謀略消化危機、戰勝危機,解決危機留下的各種問題。

  事實上,2011年底已經有了明確的傾向性信號。王岐山副總理在此前的有關專門會議上,突出強調了金融系統的“防風險”問題、甚至直白地要求“誰的孩子誰抱走”。隨即,國務院針對氾濫成災的各種交易所,出臺了“關停並轉”的政策文件,要求證監會&&各部委組成專門班子,彈壓不守規矩的各地方,並限期改正。在2011 年的最後幾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工商總局、銀監會和證監會等五部委還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黃金交易所或從事黃金交易平臺管理的通知》,明確了除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外,任何地方、機構或個人均不得設立黃金交易所(交易中心), 也不得在其他交易場所(交易中心)內設立黃金交易平臺。正在籌建的,應一律終止相關設立活動;已經開業的,要立即停止開辦新的業務。

  這些政策透露出的,正是“穩”字當頭,先規避風險、再尋找機會。至於“進”的部分,必須在確保安全、風險無虞的基礎上,才能考慮。鋻於此,可以認為,無論是關於利率、匯率市場化的願望、還是股市中關於發行制度的改革,特別是新的金融創新工具、新的市場體系(如國際板)的推出,其推進幅度都有可能不如當前市場預期的那麼快。而在現有體制下,如何確保既有的市場、既有的政策體系能夠具備更強的風險約束和風險防範能力,防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傳導、輸入、影響,可能才是決策層關注的焦點。

  因此,投資者應當降低“政策創新”因素帶來的刺激,而更多側重於有關政策對“防風險”所可能帶來的政策利好。具體到證券市場,那些自身風險防控能力更強(如在銀行業和券商當中,已經達到或超過管理層相關風險防範政策要求,特別是資本金雄厚、內控機制領先的優質上市公司),或者能夠通過防控而對外輸出管理資源、乘勢擴張的企業,應該的得到更多的關注。

熱詞:

  • 風險防控
  • 風險防範
  • 金融創新工具
  • 防範金融風險
  • 金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