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自2012年1月1日零時起,網易尚品旗下L.163.com域名停止提供相應服務。這距其正式上線,不滿一年。此前,凡客誠品在多位高管離職後,其作為中國電商領軍企業,已陷入“虧損”危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近2000家團購網站陸續關閉。這樣的“速死”,對應的是2010年一年內,其數量快速成為全世界之首的“速生傳奇”。如果把這些事實串聯在一起,我們不難發現,進入2011年四季度後,一場電商行業的變革其實正在悄然逼近。
眾所週知,資本聚集,造就了電子商務行業的“不差錢”。自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已披露的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的投資事件為239起,其中已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168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31.08億美元。
不得不承認,正是資本的瘋狂涌入,使電商獲得了過去四五年的高速成長,也催熟了電子商務市場。為儘快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領先品牌,現在電商都在飛快擴張規模,對物流、營銷進行大手筆投資。有數據顯示,2011年,電子商務行業商品交易總額或將超過7500億元。波士頓諮詢公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有望在2015年成為世界最大電子商務市場。
然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電商和電子商務市場的整體快速增長,並不意味著每家電商都能實現效益的大幅提升。據了解,現在很多盛名在外的電商,實際上虧損嚴重。而那些“不上不下”的電商,並不是説業績一點不會增長,而是銷售增長,遠遠不及行業平均增長率和廣告、物流等費用增長。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得不説,作為商業模式本身,有些很重要的東西被當前電商忽略掉了,比如,成本管理、利潤控制等,而這些“線下”經營已成為電商發展壯大的“腰眼”,提氣靠它、固本靠它。同時,電商領域的供給大於市場的接納程度,造成了電商銷售增長放緩,甚至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市場“困局”中。
每一個投資者都認同並期望複製亞馬遜的商業模式。亞馬遜以近三年內每年40%的凈利潤增長成為行業的標桿。雖然在談到亞馬遜成功秘訣時,其創始人兼CEO傑夫 貝佐斯只給出了“顧客至上、追求創新、發力物流”12個字,但其背後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卻需要電商更深地體味。
資本並非最終的決定力量。未來一家優秀的電子商務公司,不僅僅有好的後端供應鏈,也需要好的前端互聯網産品,同時它要不斷降低推廣成本,要注重品牌和服務的建立,開拓新的渠道。如果電商還是按照“前期燒錢,後期引資”的狂奔運作模式,可能會收到不一樣的結果,那就是一念“暖春”,一念“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