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上市公司的“黑天鵝”事件特別多,基金公司頻頻踩“雷”。
最典型的例子當數2010年摘取年度排名桂冠可2011年卻排名墊底、無比落寞的華商基金。以華商盛世成長(愛基,凈值,資訊)為例,其2011年三季報資料顯示,第一大重倉行業為信息技術,配置比例高達17.51%,而全指信息指數今年以來逐季下跌,前三季度跌幅累計達到30%,進入四季度後該板塊依然沒有起色,截至12月20日,該指數四季度以來的跌幅已接近10%左右。
此外,華商折戟廣匯股份(600256)也頗具代表性。作為2010年基金業的功臣,廣匯股份當年大漲了139%,不過到了2011年,它馬上變成了“毒藥”:新能源轉型引發股價“過山車”,10月10日甚至跌停,華商基金為此損失高達1億元以上。
無獨有偶,頗具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2011年12月27日;當天,兩市僅跌停30隻股票,卻砸重28家基金公司,波及面很是“廣泛”。其中,銀華基金旗下股基堪稱“點背”:領先科技(000669)、萬邦達(300055)、威海廣泰(002111)、機器人(300024)、順網科技(300113)幾隻股票的集體跌停,砸中了銀華係5隻基金。其中,今年業績倒數第一的銀華內需股票(LOF)“獨中三元”,一天就收穫了萬邦達、機器人、順網科技3隻股票的跌停。截至12月23日,銀華內需精選2011年以來虧損40.56%。是當年跌得最慘的基金。
當一些曾被部分基金引以為傲的“集中重倉股”變成眾人避之不及的“地雷”時,投資者不禁開始對基金行業的風險控制能力産生懷疑,專家理財是否應該有效避免這些地雷,值得基金公司反思。
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股市風格較去年出現了明顯的風格變換,以往的高成長小市值個股成為了市場中的大熊股。基金經理的操作思路能否跟上市場的風格變幻及時轉向很重要,規模迅速擴張后投研體系的建設和支持能否跟上更關鍵。”
事實上,無論是高倉位策略,還是“獨門股”手法,背後折射的乃是基金經理近年來投資風格的變化,其背景則是中國經濟正遭遇的結構性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在去年中小盤股亂象叢生的衝擊下,近來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已經開始重歸“價值投資”路徑,開始加倉目前價值凸顯的藍籌股。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在中國經濟下滑已成定局的背景下,需要更多考慮投資的“確定性”而不是“成長性”,儘量規避系統性風險才是目前最需要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