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

功夫銀行

發佈時間: 2012年08月21日 00: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武功篇:監管制動 四兩撥千斤

  在中國武術中,太極是極具代表性的一支奇葩,它講究“動之則開,靜之則合”,在兩種狀態的循環當中尋找突破點,往往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這樣的打法,正適合處於兩種狀態交替變化下的事物。

  多數研究機構認為,隨著國民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監管規則越來越嚴格,最近三年來銀行業25%的高增長水平,可能無法持續。

  “無可否認,過去的十年是中國銀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受益於高利息差的信貸驅動的高速增長,多家中國銀行已經躋身於世界大銀行的排行榜單,但是嚴重依賴傳統企業信貸的強週期性發展模式將難以持續。”BCG諮詢公司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黃河在接受央視網記者採訪時,做出了如上表述。

  那麼現在的中國銀行業,該打出怎樣的招數組合,才能減緩即將到來的增長變局所帶來的行業危機呢?

  首先,每個銀行自身必須先“動”起來。在黃河看來,商業銀行現在必須結合自身的特性,尋求差異化的業務新興增長點,調整業務結構,“有所為也有所不為”,從整體上考量戰略方向和業務模式是否需要進行再調整。

  其次,從全局來看,一直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下的監管政策必須有所變化,才可以“撬動”這場變革。而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這個需要改變的監管指標正是“貸存比指標”。

  貸存比指標最早是1994 年中國人民銀行對部分股份制銀行推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試點時提出的。1995 年,該指標作為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四大指標之一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 年該法因中國銀監會設立而進行修訂,但包含著貸存比的第三十九條被完整保留下來了。此後,貸存比不得超過75%便被作為監管指標,由中國銀監會負責執行,一直至今。

  實際上,引入貸存比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讓銀行獲得了更大的經營自主權,這一政策的擬定推行,對於啟動此後波瀾壯闊的中國銀行業的自主經營進程,意義重大。但2011 年之後,貸存比緊張則更多地具備了“存款萎縮特徵”。而隨著百姓金融理財意識的加強,存款增速萎縮在趨勢上已是不可逆轉,那麼,在分母發生變化的前提下,貸存比實際上會對信貸增速形成制約,進而影響到貨幣政策對於信貸水平的調控作用。

  另外,魯政委認為,監管,不僅僅是要“管”,更重要的是得“有效監管”。從監管目的來説,監管者是把貸存比當作一個流動性監管指標。但是,隨著資金來源日益多元化,其效力已然不再。本輪金融危機之後,不少金融機構在流動性衝擊下風雨飄搖,巴塞爾委員會由此對流動性風險空前關注,並首次全新引入了流動性覆蓋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和凈穩定資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 NSFR)兩大指標。這兩大指標均以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都最為豐富的成熟金融市場為藍本設計,指標設計全面和細緻,其風險監管能力足以涵蓋各類相對初級的金融市場和銀行資産負債表。我國政府決定,自2013 年起,我國銀行業將開始實施巴塞爾協議III,並將於2016 年全面達標。由此,在明年巴塞爾III 兩大流動性監管指標行將就位的情況下,更為粗放的貸存比是否還需繼續存在就有必要認真權衡取捨了。

  總的來講,取消已不合時宜的貸存比,或可為利率市場化推進中的銀行業卸除一些不合理的風險隱患;此外,也為銀行創新業務模式,進行再改革掃清了障礙。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