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窩窩團24券資金鏈斷裂 青島團購網站陷倒閉潮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8日 13: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曾幾何時,團購網站憑藉便宜實惠的價格、貼近本地生活等特色迅速吸引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而現下團購卻身陷用戶投訴、裁員、倒閉、公眾質疑各種負面聲音中。還沒來得及享受勝利喜悅的從業者,猶如坐過山車一樣,正在經歷從頂峰跌倒谷底。商場如戰場,有人哭著離場,有人煎熬等待。業內人士稱更大規模的洗牌可能會在年底出現。

  資本冬天、流量下滑、裁員撤站

  記者採訪了青島本土團購的鼻祖青年團的客戶經理趙柏衡。趙經理向記者介紹了島城團購網站的現狀,“最多的時候,青島的團購網站數量達到了316家。而目前依然正常運營的還剩不到20家,舉步維艱、瀕臨滅亡的還有十幾家。我們也是依託青青島集團才得以生存下來,目前處於低成本運營階段。”

  不僅如此,據記者了解,窩窩團的流量已經下滑了一大半。趕集青島站正在大規模的裁員,之前的規模在四五十人編制,包括20幾個採購,20幾個業務員,還有10幾個技術客服,而現在業務員只剩下5到8個人。2011年上半年G團青島站的工作人員已經撤回上海總部。據統計,美團的流量正在下降,拉手的網頁也很久沒有更新了。

  知情人士透露窩窩團、24券資金鏈基本就算斷了。由於大多數團購網站資本來源是風險投資,而年底又是風投資本決定是否繼續投入的關鍵節點,市場環境將會繼續惡化,多米諾效應會引發一連串更多的網站裁員、關閉、撤站。

  青年團的趙經理向記者介紹,團購網站行業門檻其實很低,不到兩萬就可以開一個團購網站。雖然入市門檻低,但是網站後期的維護費用是很高的。另外還會有惡意攻擊。由於網站之間的惡意競爭,造成了團購行業利潤越來越低,由以前的20%降低到不足3%。全國性網站大多靠風投資本來運作,必須保證每個月的營業額達到一定的數量,目的就是交上一份漂亮的業績表,讓投資人看到希望,繼續投資。所以一線來的團購網站都是在燒錢換消費額,換流水。從之前的數據來看,全國性網站確實憑藉雄厚的財力迅速消滅了一些本地小網站。

  瘋狂的燒錢競賽傷了元氣

  “滿座網CEO馮曉海一句‘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這句話説得簡直是自己抽自己。因為能燒錢惡性競爭的全都是有錢的大網站幹的事,本地的小網站沒錢燒。”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向記者揭露了島城本土團購從業者的辛酸秘笈。

  2010年第四季度,全國性的團購網站開始進軍青島市場,致使本土團購網站銷售業績直線下降。“以前一個月8000塊錢是很輕鬆的事情。突然有一天,你去跟商家談20%的利潤,商家卻回答,滿座或拉手只要5%的利潤。到了晚上回來,有更多的兄弟反應,拉手可以不要利潤,滿座可以貼錢做。”青年團的趙經理對於今年上半年這場“燒錢競賽”也是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美團剛剛進入青島市場的時候,花20萬買了青年團的4萬會員。因為像這種風投資金,他們需要第一時間搶佔市場。在青島開戰伊始,便做了一個“麥當勞十送十”的活動。這樣的折扣對於麥當勞而言,根本不可能。

  實際上也是,美團和麥當勞簽訂的協議就是我買了你的産品,但是你不能干預我賣多少錢。還有金漢斯的團購是拉手簽到的。拉手買斷了金漢斯的全國獨家代理,市場價格45元每人的自助,拉手以42元的價格購入,但是網站上的賣價卻僅36元。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

  大眾點評、糯米糰剛剛進入青島的時候,24券為了守住自己的市場佔有率,8塊錢買的果汁1塊錢賣,20塊錢買的産品5塊錢賣。

  在團購網站拼殺的你死我活的時候,同公司的採購為了業績也會迎合商家,於是網站與商家的結算模式也成為了競爭的焦點。343的結款方式,本來是資産管理公司的體系,被引入到團購中。所謂的343也就是預付款為30%,完成這部分訂單之後,網站再支付40%給商家,完成70%時,網站再提前將最後的30%支付給商家。預付款的比例被激烈的競爭哄抬的越來越高,甚至後來有55結款,和一次性預付全款。

  不差錢的大網站的思路本來是先不要利潤,把小網站耗死,等到佔有穩定的市場份額時,再慢慢調理市場抬高價格。但是,誰也沒有料到社會上有資本的人太多了,結果所有的團購網站都在賠錢,在這場瘋狂的燒錢競賽中沒有勝利者,都傷了元氣。

  盲目擴張致服務和監管跟不上

  由於前期團購行業擴容速度太快,為了完成任務盲目選擇合作商家,網站對商戶審核不嚴,導致用戶體驗差,投訴日益增多。“以前一個月十個單子,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和商家溝通。後來一天一單,再到一天多單的時候,就根本沒有時間去精挑細選了。”業內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這樣做的後果是出現了不誠信的商家攜款逃跑,網站被客戶投訴淹沒的極端案例。窩窩團曾經一次性購買了四方一家燒烤店烤樂多39元自助6千份的單子,網站賣0元,而且全部是預付款,結果這個老闆拿錢跑了。還有一家名為童影閣的兒童攝影,接了六家團購網站的錢,老闆也跑了,受牽連的團購網站的留言版和電話全部都是用戶投訴。“雖然錢不多,只有8塊錢,但是我們無條件為用戶退款。由於退款時會有手續費,我們損失慘重,那兩個月壓力很大。”青年團的趙經理告訴記者。

  童影閣事件是危機,但也是轉機。幾乎是在同一階段,團購網站不管是大是小似乎都達成了一種默契。就連CEO的馮曉海也喊出了“團購必須盈利,絕不流血上市”這樣的口號。而那些擴張過快,只顧一味的往前衝,忽視了用戶體驗這一重要因素的公司,慢慢的也被市場所淘汰。

  全國性網站靠建站擴張式增容的同時,也因為自身缺乏嚴格的監管機制,加速了團購網站的洗牌進程。據記者了解,如果要在青島建站,至少需要五個部門,其中包括技術部、推廣部、客服部、採購部、大客戶部。這五個部門的經理一般是從總部派來,其餘人員都是從本地招聘。這種管理體系之下,站點的工作效率因為缺乏監管而降低。報銷制度也無法控制。業內人士稱有的站點在工作時間甚至只留下一個客服接電話,其他人員聚在一起打撲克。

  商家厭倦團購推廣模式

  其實真正能把團購當成一種推廣手段,認真的了解團購模式,和團購網站合作的商家少之又少。對於一些品牌商而言,團購其實是不需要的。比如青島本地的商務宴請級別的飯店,就沒有做過任何一次團購,因為它的目標人群不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對於一些新店來講,團購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營銷手段。新店有推廣的需求,團購能夠在短時間內把人氣炒起來。像某兒童攝影以定期上團購的方式,已經從最初的一家店開到了現在的3家店。所以如何跟團購合作,也是商家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而目前團購對於大多數商家而言更像一塊雞肋。很少有商家願意賠錢去做團購。團購帶來的熱鬧人氣的背後是重復性,而商家也疲於此種形式的推廣,所以商家也就不會再提供很好的服務。出現了很多貓膩,比如飯菜減量,按摩減時間等,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業內人士稱解決這個問題還有賴於團購網站對於商家的引導。(來源:青島廣播電視報 文/王穎)

熱詞:

  • 團購
  • 青青島
  • 窩窩團
  • 資金鏈
  • 網站數量
  • 燒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