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來,多家煤炭企業紛紛出手收購煤礦資産,這無疑顯示出煤炭企業快速擴張的野心和步伐。專家認為,正是仍舊看好煤炭市場的前景,煤企才敢於大手筆投資。
上周,兗州煤業正式發佈公告稱,兗州煤業、兗煤澳洲與格羅斯特已于12月22日簽署了《合併提案協議》。根據提案協議,本次交易完成後,兗州煤業持有兗煤澳洲 77%的股份,格羅斯特現有股東將持有兗煤澳洲 23%的股份。雖然具體數額沒有披露,不過業內分析人士稱,兗煤澳洲與格羅斯特的合併將組建澳洲最大的煤炭公司。就在同一週,停牌逾3個月的靖遠煤電披露重組預案稱,公司擬以每股16.36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靖煤集團發行16259.17萬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煤炭生産及與之相關的勘探設計、瓦斯發電等經營性資産,標的資産預估值約26.6億元。
在煤價高企,煤礦收購難度增大情況下,這些企業仍在加碼收購煤礦。專家認為,這是由煤炭市場巨大的潛力導致的。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敏表示,由於煤炭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家已開始對煤炭行業出口政策進行方向性的調整,由以往鼓勵煤炭出口變為現在限制煤炭出口。兗州煤業目前煤炭年産量較高,其礦源的服務年限卻低於其他煤礦。無論是為延長服務年限以避免無礦可採的尷尬局面,還是從提高煤炭年産量而言,佔有煤炭資源、開發新的煤礦將是兗州煤業順理成章的選擇。
不過,對比以上兩家煤炭企業的並購,其中的差異在於一家收購國外煤炭資源,而另一家並購國內資源。哪一個更划算呢?
對此,張敏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收購國外煤礦更合算。“目前進口煤價和國內煤價相比價差在30-50元/噸左右。以澳大利亞為例,現澳大利亞整個煤炭行業虧損,在澳大利亞當地收購一家像濟寧三號井這樣的煤礦只要5億多元,而濟寧三號井用了20多億元。”
商報記者 高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