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評級巨頭標準普爾宣佈下調美國評級迄今已4個多月了,但市場信美國不信標普,無論是美國國債、美股還是美元,表現都出人意料的好。
今年,美國政府公共債務首次突破15萬億美元大關。並且,民主共和兩黨在減赤問題上互相扯皮,令人難以看到債務問題解決的曙光。
於是,標普在8月4日宣佈下調美國評級,另外兩家評級巨頭穆迪和惠譽也將美國評級前景定為負面。
但美國被降級四個多月來,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升值了8.6%,美股標普500指數上漲了1.7%,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60年來首次降到2%以下。在美國被降級之後,美國反而成了全球資金最安全的避風港。
難道標普下調美國評級搞錯了?這樣的結論存在邏輯上的問題。首先,標普下調美國評級的理由並未被證偽:一是美國中期債務負擔難以緩解,二是缺乏改善財政狀況的政治能力。因此,惠譽21日再次發出警告,可能在後年下調美國評級。
其次,標普降級針對的是美國中期財政前景,而近期市場追捧美國資産是歐債危機引發的短期現象。
現實中存在兩種評級,一種是機構書面評級,另一種是市場的操作評級。風險厭惡情緒、資金供給情況等都可導致市場操作和書面評級背道而馳。
儘管出現短期背離,但隨著時間推移,兩者會日漸趨同。這種暫時的背離給我們三點啟示:首先,美國的確存在債務問題,不應忽視被歐債危機掩蓋的美債問題。
其次,無論從經濟基本面、債務可持續性,還是決策效率來看,歐洲都遠不如美國,歐洲國家被降級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評級機構不可能單獨影響市場交易。一旦發生市場動蕩,別總賴評級機構,關鍵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金旼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