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江西銅業稱排放達標遭質疑:重金屬超標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0日 16: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位於樂安河下游的江西省樂平市名口鎮戴村、流芳村等村莊,飽受上遊礦企排放廢水帶來的污染之害,尤以戴村受污染最重。村民們稱,舉報幾十年仍未得到污染補償。疑涉事企業江西銅業(600362)(600362,SH)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當地自唐宋以來就有銅礦開採,污染跟企業無關。

  本月9日,江西省環保部門在德興召開專題會議,確定今年安排3000萬元專項啟動資金,用於樂安河流域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江西省環保廳廳長鄧興明表示,樂安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要本著 “承認歷史,面對現實,高度負責、解決難題”的原則開展工作。

  同一天,江西銅業發佈公告稱,公司生産經營正常,安全環保設施齊全並運行平穩,工業廢水、廢氣、廢渣全部達標排放,近期無任何突發性環保事故發生。

  不過,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調查的結果,不管是之前的環評結論,還是去年的土壤檢測報告結論,都與上述公告有出入。

  江銅澄清公告遭質疑

  由於懷疑被上遊廢水污染,戴村及樂安河沿河其他村莊的村民們,紛紛將矛頭指向江西銅業下屬的德興銅礦等多家礦企。

  12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德興市環保局辦公室,得到一份2008年1月的《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德興銅礦擴大採選生産規模技術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以下簡稱《環評報告》)。

  《環評報告》“環境影響回顧”一章稱,一期工程投産後,酸性廢水來源於銅礦溝、楊桃塢廢石場,鹼性廢水來源為選礦廠、銅硫精礦濃密溢流水、含鹼性廢水的尾礦漿,此時的酸鹼廢水均直接排入大塢河,最後流入樂安河。

  德興銅礦宣傳部部長鄧國俊表示,在1979年以前,國家還沒有出臺相應環保法規,因此沒有環保設施,廢水都是直接排放的。

  按照戴村老支書戴明發的説法,德興銅礦從1969年就開始向樂安河排放污水,至國家正式出臺環保法規之時,直接排污也有10年之久。

  有戴村村民認為,該村大量農田被荒廢,農民經濟收入及人身安全均受影響,他們在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時,均認為污染來自江西銅業公司下屬礦企。

  本月9日,江西銅業發佈公告稱,公司工業廢水、廢氣、廢渣全部達標排放。江西銅業董秘潘其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樂安河下游村莊受到的污染,江西銅業公司已發佈公告,表明了態度。

  潘其方還表示,江西銅業是國企,賺到的錢都屬國有財産,不會在環保方面偷工減料,一定會按有關部門要求,把環保工作做好。

  上述《環評報告》顯示,2006年技改後,德興銅礦的排水量和銅、鉛、鋅的排放量均有所減少。不過,德興銅礦設計的工業水處理站的廢水處理能力只有1320萬噸/年,遠低於廢水排放能力。

  對此,潘其方表示,公司循環水的利用率高,有許多排放的水都會循環利用後再排放,因此處理能力是能滿足廢水排放量的。

  不過,江西明實律師事務所律師肖禮光認為,按相關法律,村民舉報受到江西銅業下屬企業造成的污染時,江西銅業必須舉證下游結果與自己的“三廢”排放無關,而不只是發佈一則澄清公告。

  土壤測出重金屬超標

  為了證明沿河農田受到上遊礦企廢水的污染,2010年1月,戴村村民自發籌集1萬多元,將農田的土壤送到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進行檢測。

  “土壤送檢的過程,還經歷了一波三折。”村民戴炳良説,從2009年11月開始,他們就在沿河農田提取土壤,送到江西省環境監測中心,但對方以沒有檢測設備為由予以拒絕。之後,有人建議他們將土壤送到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但因距離較遠等因素,最後他們送到了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中華人民共國國國家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為保障農業生産,維護人體健康土壤的限制值執行二級標準,即鉛≤300mg/kg、銅≤100mg/kg、鋅≤250mg/kg。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這份2010年3月2日由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村民從泥澄洲、大洲、南村洲、港口洲、下塢洲和楊樹洲取樣的土壤樣本中,銅、鉛等重金屬含量超過了上述標準,有的甚至嚴重超標。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與環境》2007年第2期刊發了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陳萃華等人撰寫的《江西德興礦集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分析》,文章結論指出,該區域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銅、鉛和鋅等重金屬污染,污染程度高、範圍大。污染區域主要分佈在德興銅鉬和鉛鋅礦區、樂安河下游樂平附近的煤礦區、西北部的煤礦區和以及南部的電化學廠附近。

  樂安河沿河土壤測出重金屬超標,為何上遊礦企依然堅稱排放的廢水達標?

  江西省科學院、省山江湖區域發展中心研究員譚晦如認為,這是由於重金屬不溶于水的緣故。“由於重金屬不溶于水,從水中取樣檢查,往往很難檢測出它的重金屬是否超標。因此,這些廢水排入樂安河後,環保部門從河水中取樣檢測時,得到的也是同樣的結果。”

  譚晦如還表示,單從數據上往往很難化驗出這些污染,因此上遊部分企業把責任推給了歷史,“德興的確從唐代開始,就在開採銅礦,但原來都是手工模式,規模遠不及現在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

  環保部門三緘其口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上述問題在樂平、德興等地環保部門採訪時,對方均拒絕接受採訪。

  12月13日,記者來到樂平市,致電樂平市環保局一位副局長,希望就戴村村民反映受到上遊礦企污染一事作採訪,該副局長表示自己不分管此事。但他稱,在這起“污染事件”中,樂平市是受害方,但不好多説,之前有媒體稱樂平市環保局把污染責任推給唐宋(時代),他們感覺有些冤枉。

  事實上,當時樂平市環保局局長黃林正好與該副局長在一起。記者與黃林通話提出採訪要求,對方以“現在接受採訪必須經過樂平市委宣傳部同意”為由拒絕。

  隨後,記者聯絡上樂平市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表示,現在樂平的環保部門處境非常尷尬,“説也不是,不説也不是,説了上遊企業的污染,企業所在地政府還以為我們樂平市告狀;不説的話,當地老百姓又説環保部門不作為。”

  12月14日~15日,記者先後兩次來到德興市環保局,辦公室一位姓嚴的主任稱,所有領導均不在局裏。記者通過電話與德興市環保局局長張春林聯絡上,張春林也稱要通過宣傳部門才能接受採訪。通過德興市委宣傳部從中引薦後,記者再次致電張春林,他卻再也不接電話。

  記者又撥通了德興市環保局派駐德興銅礦的監測站站長王水金的電話,一聽“德興銅礦環保的情況”,對方馬上稱“找錯了人”,便立刻挂斷電話。

  “在當地強勢的企業面前,環保部門失聲已經很常見了。”肖禮光表示,環保部門依附於當地政府,為當地政府服務,而當地政府又需要大企業的稅收,為這些企業大開綠燈。因此,環保部門對這些大企業難以做到有效監管。

  江西師範大學環境與科學保護學院一位不願具名的教授則指出,江西省環保部門12月9日召開的環保會議,根本沒有明確責任主體,“承認歷史”是指承認樂安河自唐宋就開始有污染呢,還是承認德興銅礦的污染歷史?沒有劃清責任主體,沒有對已造成的污染損失進行賠償,最後很難有實質性結果。”

熱詞:

  • 江西銅業
  • 鹼性廢水
  • 樂安河
  • 土壤重金屬污染
  • 酸性廢水
  • 王水金
  • 礦集區
  • 超標
  • 達標排放
  • 環保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