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金融時報:新興市場或面臨金融風暴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0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國際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發達國家削減債務引發連鎖反應 新興市場或面臨金融風暴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8日文章】題:新興世界不會出手相救(作者Auvest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胡馬雲沙赫裏亞爾)

  當全世界都關注債務危機在歐洲蔓延之際,一場無聲的風暴正在新興經濟體中形成。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股票和債券在2011年的表現是全球最差的,資本正在從這些經濟體大量出逃。

  歐元區領導人正試圖救助該地區的主權債券市場,與此同時,發達世界債務擴張的不可持續性卻日漸凸顯。去杠桿化進程在全球加速,導致貸款供求雙雙下降,再加上債務居高不下,歐元區的國內生産總值將大幅下降,進而對全球貿易及新興市場産生負面影響。

  一種普遍看法是,新興市場將會彌補發達國家留下的需求真空。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發達國家去杠桿化將通過貿易和金融資本外逃影響新興市場,使後者經濟出現蕭條,尤其是在歐洲銀行減少對這些市場貸款的情況下。據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數據,截至2011年6月底,歐洲銀行對非洲和中東的貸款餘額大約為5000億美元,對亞洲為1.5萬億美元,對拉美為8500億美元,對東歐和中歐為1.3萬億美元。

  由於在目前市場條件下難以獲得新的融資,據估計,歐洲銀行將在明年出售2萬多億美元的資産,以滿足它們較高的資本需求。為讓歐洲各國銀行在國內市場保持現有資産負債表的規模並繼續發放貸款而施加的政治壓力將促使歐洲銀行削減在海外市場的資産規模。東歐和中歐國家仍將是最脆弱的,因為西歐各銀行為其提供的貸款在其貸款總額中佔有很大比重。這種趨勢不僅為歐洲所獨有。正如出售所持有的中國銀行股股權一事所表明的那樣,美國各銀行也在去杠桿化並出售其海外資産。

  由於政府資産負債表面臨壓力以及政治僵局,西方仍缺乏進一步刺激經濟的手段。這將導致其需求總量下降,進而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産能過剩、經濟增長下滑、失業率上升和社會緊張局勢加劇。由於鉅額放貸已經導致銀行系統出現大量壞賬,中國和印度將無法像2008年時那樣作出強有力的反應。儘管兩國已緊縮貨幣政策,通脹率仍然處於高位,實際利率為負。新興市場的貸款熱大大增加了貨幣供應量,製造了房地産泡沫,最終提升了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

  對於那些將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貿易當作投資重點的投資者來説,這種繁榮的終結將是痛苦的。發達國家增長放緩、居高不下的債務水平和缺乏投資機會意味著它們將不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與此同時,新興國家經濟的強勁增長以及大宗商品的集體反彈已經促使許多人認為,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的過渡將是平穩而自然的。這種觀點低估了新興市場對發達國家的依賴性以及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脫鉤可能引發動蕩的嚴重性。

  在一個去杠桿化的世界,債務的破壞性及其引發的資産價格崩盤將成為一個痛苦的中間階段的特徵,然後我們才可能進入2015年之後的實體經濟。投資者應該為今後兩三年金融市場的持續劇烈動蕩做好準備,並把保護資本作為重中之重。

熱詞:

  • 新興市場
  • 杠桿化
  • 金融時報
  • Auvest
  • 金融風暴
  • 市場條件
  • 歐元區
  • 投資者
  • 實體經濟
  • 房地産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