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核電審批預計半年內解凍 材料國産化成發展瓶頸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0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AP1000核電技術由美國西屋公司創造,中國浙江三門核電站是全球首座在建的AP1000核電站,該工程尚未完工。圖為2009年三門核電站工程現場。

  關於中國核電審批的解凍時間,正漸顯清晰。

  上海電氣副總裁呂亞臣:如果沒有新核電開工,兩年後將面臨經濟壓力

  早報記者 李躍群

  關於中國核電審批的解凍時間,正漸顯清晰。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副總裁、上海電氣重工集團(下稱“上氣重工”)總裁呂亞臣近日在上海表示,預計核電重新開閘將在2012年上半年之前。

  “在手訂單480億”

  “日本福島的核事故,到現在9個月了,沒有新開工項目,我們還是很擔心的。”呂亞臣稱。

  呂亞臣提供的數據顯示,整個上海,目前核電在手訂單是600億元,上海電氣是480億元左右。

  “我們目前在手的幾個任務,還是比較急的,今年上氣重工的訂單比較飽滿,明年的任務負荷也非常大。訂單的負荷在2013年就下來了。如果2014年中國再沒有新開工核電的話,對於我們電氣集團來説,不僅是經濟問題,連核電隊伍的穩定,都是一個問題。”呂亞臣稱。

  核電何時解凍,直接關係到核電設備製造的未來。據呂亞臣透露,在12月份,其與中國核工業集團的一位高層進行了討論。上述高層此前剛剛參加了國家發改委關於“十二五”核電總體規劃的一個討論,“根據當時得到的信息,我個人判斷明年就會開工。另外根據一些中央領導的批示來看,開工時間應該就在上半年之前。”

  今年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此後在11月份,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也在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上稱,“明年3月後核電有可能步入恢復發展的軌道,中國未來將是世界最大的核電市場。”這是國務院暫停審批新核電項目,中國高層首次透露恢復核電發展時間表。

  呂亞臣還透露,上海電氣臨港二期項目全部已接近完工,“現在還差幾臺設備未調試。” 臨港二期項目完成後,上海電氣的核電設備生産能力將提高近一倍。而臨港也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業務最集中、能力最完整的先進核電主設備製造基地。

  材料國産化瓶頸

  制約第三代核電

  中國核電審批重啟只是時間問題,在確定未來新上核電機組以三代為主的背景下,中國三代核電設備國産能力便成為了其能否在國內大面積鋪開的關鍵。不過現在看來,問題的關鍵可能不是設備能否國産化,而是材料能否國産化。

  在日本“311”大地震中發生事故的福島核電站,其反應堆技術採用的是二代核電。由於其在極端自然情況下受到了衝擊,因此業內專家預計,在中國最有可能受到政策變動影響的,便是同屬於第二代的CPR1000反應堆。在待建項目中,CPR1000反應堆佔大約40%。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前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林誠格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國家在核電戰略上的基本態度是未來新上核電機組基本採用三代技術。

  第三代反應堆,在中國主要有美國西屋(Westinghouse)建造的AP1000和法國阿海琺(Areva)的EPR。三代核電被視為安全性較高,目前中國有三分之一的待建項目採用AP1000設計。

  EPR的思路是進一步增加安全系統的冗余。冗余,簡而言之,就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多餘的一個量,這個量是為了保障儀器、設備或某項工作在非正常情況下也能正常運轉。

  AP1000的特點是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最大特點就是充分利用勢能、自然蒸發等手段,確保反應堆在沒有外在動力的情況下實現散熱,從而確保安全。

  “AP1000從技術上看比EPR更具革新性。”一位核電資深專家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稱。不過這也意味著對於設備製造企業而言,在難度上也有較大的提升。

  “其實國內現在AP1000設備拖期,設備製造企業固然是一方面,但關鍵是材料的問題。材料一拖期,後面設備生産的時間就得縮短。”呂亞臣舉例道,“像我們原來的壓力容器和蒸發器,規劃是28-35個月的製造週期。現在我們最快的就是15個月做出來。因為前面的材料來得慢被延期了。”

  據業內人士透露,2007年的時候,在二代核電上,主要的設備,比如壓力容器、蒸發器等主要鍛件的材料,中國是依靠進口的。這幾年中國的進步很快,像一重、二重和上海電氣,在AP1000的所有鍛件中基本都能夠實現國産化,但是成品率不是很高。

  如果産品成品率低,將直接導致最終設備成本高企。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核能經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薛新民此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稱,目前中國核電技術水平還屬於國際上第二代壓水堆核電的水平,製造工藝水平相對於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事實上,材料國産化不理想,不僅僅制約中國的三代核電的設備,對整個中國的能源工業都有掣肘。比如在6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的主管道,其材料便完全依靠進口。另據一國外諮詢機構的能源電力部門諮詢經理稱,“別説管道材料了,就連變壓器裏面好點的硅鋼片都要進口。”

熱詞:

  • 核電設備
  • 非能動
  • 核電項目
  • 核電技術
  • 核電發展
  • 核電站工程
  • 反應堆
  • 發展瓶頸
  • 硅鋼片
  • 管道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