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沒有説明 沒有公示 找不到第三方評估報告
前期物業費成了“一口價”
《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規定,新建小區的前期物業費需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確定,測算結果應當在售樓處等銷售場所公示。但在市場中,“一口價”現象在新開樓盤中依然存在,第三方監測被無視。
“簽合同時,會有詳細説明”
儘管位處土地日益稀缺的城區,上週六開盤的鴻坤 花語墅定價並不高,均價在每平方米49000元左右。不過,看房人發現,此盤的物業費極高,前期定價為7.98元/月/平方米,比馬路對面同樣定位高端的金茂府小區還要貴出1.28元。“144平方米的戶型,一年的物業費就得13789元,比金茂府還多2211元。”
帶著這一疑問,記者走訪了項目設在工大建國飯店的銷售現場。“我們項目屬於低密度花園洋房,只有270套房源,容積率低,而且物業公司是一級資質,會外聘工作人員進行管家式服務。”銷售員楊小姐介紹,小區未來將倣照酒店進行貼身服務,出門可代叫出租車,衣服臟了可以代送洗,“物業費自然貴點,金茂府可沒法比。”
不過,當記者提出要在現場看看公示時,在VIP簽約區,卻只見所售房源價格、面積等的銷控表,而沒有任何關於前期物業費用的説明和公示,也找不到第三方物業評估機構的名稱。
“7.98元的物業費,都是開發商根據物業成本計算的,已經報批市住建委。銷售現場沒寫出來,可將來您簽購房合同時,裏面都會有詳細説明。”楊小姐言之鑿鑿。可對於究竟如何測算出的收費標準,她卻無法解釋清楚。
“評估機構?沒聽説過”
這種開發商對前期物業費“一口價”的現象,在新開樓盤中並不罕見。
位於姚家園路的一樓盤近期二期入市,前期物業費是3.7元/月/平方米。在售樓處現場,記者尋找了半天,才在接待廳一個不起眼的拐角處,找到了一份含有物業費價格的報告,卻未發現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名稱。
“評估機構?沒聽説過啊。反正我們是公司自己的物業公司,一級最高資質。”銷售員表示。
而另一個被購房人質疑為“北京史上最高普通住宅物業費”的樓盤,雖然其後明確表示4.7元/月/平方米的前期物業費是經過第三方評估監理機構審核,並在銷售現場做出公示,可對於為何收取4.7元,銷售員卻只能以綠化多、資質好等含糊字眼一筆帶過。
專家説法
“沒有公示,購房者有理由不買單”
《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規定,小區前期物業由開發商提供。申請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或現房銷售的住宅項目,開發商都要在售房前確定物業服務事項和服務標準,並委託物業服務評估監理機構對服務費用進行測算,測算結果應當在售樓處等銷售場所公示,並寫入房屋買賣合同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前期物業費的價格要和開發商提供的物業服務質價相符。無論是7.98元/月/平方米,還是4.7元/月/平方米,開發商都得告訴購房者憑什麼收,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沒有這個公示,購房者完全有理由不買單。”一位不願署名的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