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BIS:人民幣國際化催生“第三軌”挑戰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3日 0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第九天觸及跌停時,關於人民幣國際化路徑的爭論再度升溫。

  昨日,國際清算銀行(BIS)發佈了其12月份《季度述評》(下稱《季評》)稱,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為貨幣、債券市場提供一個市場化的“第三軌”價格,使得金融市場定價更具靈活性。離岸人民市場將有助於推動中國的下一輪金融改革。

  自9月底以來,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CNH)和海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均出現人民幣貶值預期,這種價格變化在12月初影響到在岸人民幣匯率。昨日,人民幣即期匯率早盤期間跌至當天交易區間下限,這是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連續第9日觸及跌停。

  金融資産定價“三軌制”

  BIS在《季評》中表示,當前中國金融體系,已形成了“三軌”的資金價格體系,“第一軌”是管制利率、信貸規模控制下的資金價格;“第二軌”是相對自由的貨幣市場資金價格;“第三軌”是指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金融資産價格。

  在他們看來,中國當局已經意識到“第三軌”不可能永遠與“第一軌”和“第二軌”隔離,對於仍然處於管制之中的銀行體系來説,離岸價格能夠輔助定價,並擴大在岸價格的波動。

  BIS在《季評》中指出,離岸人民幣回流渠道越暢通,其對在岸市場價格的影響越大。在逐漸放鬆資本管制的過程中,如果保障人民幣能夠回流的話,可以有效減輕外幣借貸的風險。

  但BIS同時指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深入,將導致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銀行間市場的發展,海外的人民幣流動性回流國內後,會對宏觀調控産生影響,並給現有的金融政策帶來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任夏斌曾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當“在岸”與“離岸”市場之間“通道”做大了之後,國內的信貸、社會融資總量管理政策也要及時調整。

  美元等其他國際貨幣的歷史已經證明,隨著本幣國際化的推進,外資銀行終將持有本幣發行國大量風險敞口,資産規模的擴大和波動對本幣發行國的宏觀政策必然造成挑戰。

  人民幣國際化順序之爭

  現階段,央行一直在推進以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為主要內容的人民幣國際化,但與此同時,國內金融改革尚未完成,利率、匯率等金融價格尚待市場化,資本項目管制沒有放開。

  BIS表示:“中國當局在資本賬戶完全自由化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廣泛地説,人民幣是在中國金融發展中一個過渡階段,開始了跨越國境。”

  此前,業內一直認為,以“開放促改革”是央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因素,具體來説,央行希望通過對外開放促進內部金融改革。

  BIS持有同樣觀點。其認為,“如果離岸市場對中國國內貨幣和債券市場的改革進程起到推動壓力的話,只要這種壓力在一定的限度內,當局就會接受”。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改革的次序問題,業內觀點不盡相同,夏斌贊成通過創設人民幣離岸市場來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夏斌曾建議,通過離岸市場在向境外部分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的同時,又相對隔離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際金融風險向國內市場的傳遞。同時,不失時機地推進匯率、資本管理改革,來逐步擴大“離岸”與“在岸”之間的“通道”。

  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卻持不同的看法,在余永定看來,于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實現之前的人民幣國際化,為國際投資的套利和套匯提供了巨大利潤空間,中國則將因此遭受巨大福利損失,他建議當局暫時停止出臺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政策。

熱詞:

  • 人民幣國際化
  • BIS
  • 人民幣離岸
  • 人民幣匯率
  • 人民幣貶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