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沙縣小吃的崛起,讓人聯想到曾經風光無限的成都小吃,如今成都小吃因為服務差、環境差、缺乏特色而日漸勢微,沙縣小吃如何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成都小吃?
和所有的草根快餐品牌一樣,行業標準缺失、管理匱乏以及整合困難是阻礙沙縣小吃做大做強的最大障礙。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沙縣小吃幾乎全部沿襲了“夫妻店”的經營模式,這種靈活的經營模式有利於沙縣小吃遍地開花,另一方面,這種野蠻生長也使得沙縣小吃的發展缺乏約束和制衡。儘管都打著沙縣小吃的名號,小吃的內容也都幾乎相同,卻因為經營者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狀態,“兩家沙縣小吃相差不過數百米,口味卻千差萬別”,家住後現代城的吳女士對記者表示。
這些早就被沙縣政府看在眼裏。早在1997年,沙縣政府就成立了小吃辦,組織了同業公會,設計了統一商標,引進了洋快餐的裝修和管理模式。為了吸引沙縣小吃業主,小吃辦後來陸續在廣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設立聯絡處。在一些地方,沙縣小吃辦的管理已見雛形,一些沙縣小吃店已經成為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的會員。按照沙縣小吃辦的設想,會員店面有統一的招牌、商標和餐具,許多店面的原料都是從指定的食品公司配送,且每年會組織一至兩次的培訓會議。但目前的現狀是,更多的沙縣小吃仍是單兵作戰。“我們對現在的生意很滿意”,一些沙縣小吃業主對記者表示,找不到加入的理由。如何讓眾多小吃業主心甘情願地加入小吃辦的陣營中來,仍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更為嚴峻的是,沙縣小吃的傳承將遇到“斷層”,如今的年輕人正急著疏遠父輩們賴以謀生的小吃業。目前沙縣外出經營小吃人員達5萬餘人,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沙縣的年輕人對父輩們經營的小吃卻提不起興趣。“最忙時,曾叫女兒過來北京幫忙,呆了一個月後就回沙縣了”,在北京經營沙縣小吃的林文姬表示。不過,林文姬的兒子被帶在了身邊,儘管這位19歲的年輕人掌握了製作沙縣小吃的技術,但他卻對這種簡單重復勞動十分厭倦,“他寧願每天在家睡覺和上網,也不願意來店裏”。林文姬也不希望子承父業,她和丈夫已經在沙縣為兒子留了一棟三層的樓房,“年輕人有自己的夢想,做小吃太累沒前途,希望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林文姬一樣,眾多的沙縣小吃經營者都懷揣著這樣的想法,自己辛苦大半輩子做小吃正是為了讓自己的後代遠離小吃,因為“做這行太累,賺的都是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