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繼中行建行後 標普調升招行交行信用評級
中資行評級“一枝獨秀”
本報訊 在國際評級機構紛紛大幅下調境外主權及銀行評級的大環境下,中資銀行的表現“一枝獨秀”。
昨日,在標準普爾評級公司最新公佈的對亞太地區34家金融機構評級中,中國的招商銀行和交通銀行信用評級被調升,南京銀行的評級則保持不變。
這是標普繼前期上調中行和建行評級之後,再次調升中資銀行評級。而同期歐美大行的評級結果則是普遍下調。
之前的評級偏低
在標普的最新評級中,招行的長期信用評級結果由BBB上調為BBB+,短期信用評級維持A-2不變,評級展望維持“穩定”。交行則從BBB+調升為A-;南京銀行評級保持BBB-不變。
從之前標普公佈的銀行評級新標準來看,一個重大調整是加強了銀行業國別風險評估方法論(BICRA),該方法提供一個“基準評級”,所在國銀行的信用評級都建立在此基點之上。
11月29日,標普根據評級新標準下調了15家大型銀行的信用評級。下調的銀行主要是歐洲和美國銀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高盛、摩根斯丹利、巴克萊資本、匯豐控股和瑞銀集團等被下調一個級距;而瑞士信貸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的評級保持不變。
在下調15家國際大型銀行信用評級的同時,中行和建行的評級則被上調。昨日標普又上調招行、交行的信用評級,在銀行人士看來,這主要是因為之前國際評級機構對我國銀行的評級偏低,此次是對之前評級的修正。
增長壓力日益緊張
標普信用分析師陳錦榮表示,中國優異的經濟增長前景,強勁的外部資産頭寸,以及溫和的政府負債情況,是支持信用評級的關鍵因素。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和強勁的財政狀況,足以消化潛在的資産負債表損失。儘管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中資銀行穩健的貸款組合仍然具備抗風險能力。
招行昨日稱,招行此次評級獲得上調,既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也得益於招行二次轉型戰略的強力推進,審慎的風險文化和在市場經營、業務創新等方面的表現。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銀行業在此輪危機中可以“安枕無憂”。另一家知名評級機構惠譽評級日前表示,中國的銀行業資産質量的弱化只有在惡化之時才有可能以不良貸款的形式完全顯現。
惠譽報告指出,雖然目前非正式的貸款和房地産開發商、中小企業和地方政府出現的問題尚未成為系統性問題,但這些問題並非個別現象,而是近年來信貸過度發放的體現。“目前的現金頭寸很明顯地表明中國的銀行業的增長壓力日益緊張。”惠譽的中國銀行業評級主管朱夏蓮女士説。
銀行業人士也強調,評級調整只是短期因素,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有限,中資銀行還是要更多關注銀行自身的經營狀況。(記者劉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