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 秦菲菲
商務部稱中國政府從未操縱匯率 不刻意追求順差
明年外貿形勢“比較嚴峻”
“人民幣前兩天出現了貶值的現象,這個現象很好,恰恰説明人民幣匯率不是受政府控制的。”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昨日表示。
12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新聞發佈會,崇泉強調,“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操縱匯率”,人民幣匯率是按照市場的變化和市場需求浮動的。
最近幾天,人民幣對美元在即期市場連續“跌停”。對此,崇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匯率雖然不是商務部主管的業務,但與對外貿易存在密切關係。他指出,人民幣連日下跌反映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操縱匯率,中國是在實實在在地走市場經濟道路。
在談到我國明年外貿形勢時,崇泉坦言,明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將比較嚴峻,要繼續穩定出口、擴大進口,才有利於我國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出口瞄準新興經濟體
過去兩個月,我國出口增速出現了明顯下滑。在商務部外貿司司長王受文看來,這一方面反映了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出口仍面臨綜合成本上升的壓力,比如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
至於明年的外貿進出口形勢,王受文指出,從外需市場來看,歐美市場的情況不會有根本好轉;就國內成本而言,各種綜合成本上漲的壓力也將持續。也正因此,我國在外貿出口上將重點開拓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出口。
貿易摩擦是一種常態
外貿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日漸頻繁的貿易摩擦也值得警惕。
正如《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所言,過去十年是中國對外貿易快速、健康發展的十年;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觀察到,過去十年也是貿易摩擦高發的十年。
“與中國相關的貿易摩擦是中國貿易又好又快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成鋼指出,從中長期來説,貿易摩擦會成為伴隨貿易發展的一種常態。據李成鋼介紹,在既往的貿易摩擦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受國外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驅動。當然,也有一些和我國企業對貿易規則不太熟悉有關。
為避免和防範貿易摩擦,李成鋼提出“內外兼修”——對外凝聚共識,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對內商務部要引導企業更多地了解國際市場,更好地熟悉、運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