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長期來看股市是螺旋式上升的,樂觀主義者更容易在這個市場勝出。基於中國經濟的未來,A股市場不會立即崩盤,應該還會迎來一個新的牛市。但謹慎觀點認為,目前還看不到中國經濟轉型創新的樂觀前景。
持續低迷的A股市場還能投資嗎?A股市場前景如何?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但斌在2011中歐校友行業協會論壇上表示,基於中國經濟的未來,A股市場應會迎來一個新的牛市。
樂觀才能勝出
“投資説起來是很簡單,一買一賣,但是複雜起來也很複雜。”但斌説,“我做了20年的投資,發現市場有不同看法者,一種是樂觀主義者,一種是悲觀主義者。股票市場是傾向於樂觀主義者,因為從長期來看,股市是螺旋式上升的。你是樂觀主義者,更容易在這個市場勝出。股市實際上是很殘酷的,如果沒有樂觀的心態、積極的心態,那可能非常難以在這個市場生存。”
但斌以美國道瓊斯指數200年的走勢為例談道:“長期來看,股市是螺旋上升的,所以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做投資就怕什麼?怕失去了鬥志和信念。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在香港股市做窩輪,從幾千萬港元賺到16億港元。他賺這些錢的時候想買一架飛機,但後來短短幾個星期,16億港元都賠進去了,他一下子變了。因此,投資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以平靜的心態去從事這個事業是非常關鍵的。”
歷史數據顯示,從1926年到1996年這70年的時間裏,美國股市上漲的時間只有7%,下跌和橫盤佔了93%,如果你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你在這個市場裏面基本上是沒有機會的。“很多朋友會説,我能不能7%的時間在這個市場裏,而93%的時間不在這個市場裏呢?還有些人覺得最好在6000點賣出,1000點買進,3400點再賣出,2300點再買進,再到下一個高點賣出。如果投資真的可以做到這樣的話,那你就可以用很少的錢賺到很多的錢。關鍵是市場很少有這樣的人。如果能有一個人做到的話,全世界的錢就是這一個人的。”但斌説。
不理短期波動
從長期的角度來説,更好的投資策略是什麼?但斌認為,不去理會市場的大幅波動,選擇一些好的企業穿越市場變化。當然這樣的投資本身是少數機構和少數人採取的辦法,一般人很難接受。投資是時點藝術,也是考驗人性的一門學問。投資是對自己某種人性的考驗,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投資人生。當然也有像索羅斯那樣,在起伏跌宕的市場中把握機會。但事實上,像索羅斯這樣的人是很難複製的。而基於企業長期競爭力的投資,這是一般老百姓都能夠學習的,而且是投資的康莊大道,勝出的概率也大。投資比的是誰看得遠,光看得遠還不行,也要看得準,看得對方向。
“從投資來説,你看未來的世界,應該看地平線以外的世界,如果你看到中國未來有可能是發展的話,那你可能會作出不一樣的判斷。”但斌説,“我對中國的股市相對比較樂觀。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雖然中國是非常艱難地一路走過來,但她的緩慢變化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在30多年前,誰能想象滿地是汽車。再給中國30年,我還是相信憑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學習的能力、治理國家的能力,能創造很大的財富,中國會成為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國家。我堅信這一點,我們在A股市場裏也下了重注,堅信自己的國家會有這一天,而不是在未來某一天或者是很短的時間內會崩潰。”
牛市仍然可期
但斌表示,基於中國的未來,A股市場不會就此戛然而止,應該還會迎來一個新的牛市。未來市場不但會超過6000點,更會超過1萬點。當然這只是一個判斷,中國的GDP保持增長,如果按照證券化率1:1,超過1萬點並非遙不可及。
另外,資本市場不是博弈論,也不是賭場論。比如茅臺,2001年上市的時候,凈利潤是3.7億元,今年預測是80億元,明年是110億~120億元,後年可能是140億~150億元。如果一個企業凈利潤從3.7億到80億到120億到150億元,這個企業所有的參與者都是贏家——投資者是贏的,企業是贏的,國家是贏的。這才是資本市場最根本的邏輯,才是每一個國家發展資本市場的根本目的。
如果想在中國獲得成功,應該投資哪些行業?但斌認為,有些行業確實可以賺錢,但做長線投資,行業持續增長非常重要。有些行業可以持續增長,而有些行業長期可能不值錢。為什麼茅臺比寶鋼這些企業值錢?如果中國的建設週期過去了,一些鋼鐵企業就會破産。一個可能破産的企業和確定能超越週期的企業相比,到底哪個更值錢?
穿越市場變化
不少觀點認為,在中國A股市場不能做長期投資或者是價值投資,但數據告訴我們並非如此。從時點來看,2004年到2011年7月31日的幾年時間裏,A股市場經歷了熊市、牛市、熊市的更迭,很多企業的變化遠遠大於我們的想象,如果不是到2011年,如果是到2034年,哪些企業更能穿越這些變化,這是很重要的。
但斌稱,他買過或者是正在持倉的股票,沒有地産股、銀行股。銀行股總的利潤佔到全社會盈利的50%,這麼好的行業,股價又在最低點,為什麼沒有買?因為數據顯示,過去5年全球股東回報率最高的公司中,前10個都在亞洲,其中第一名是騰訊,第九名是茅臺。中國不是沒有好的企業,問題是你能不能找到它,能不能重倉。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説,要把錢放在最有效率的企業、行業當中,才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收益。
但斌認為,短期來看,市場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問題,所以在投資策略上偏保守。另外,選擇的投資組合無論短期怎麼波動,長期而言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對於創業板的股票或者是中小板的股票,我基本上是回避的。如果一個企業上市,80倍、100倍市盈率,你要給它多高的增長率才是合理的”?
缺乏創新動力
與但斌的樂觀相比,丁遠教授對市場的看法顯然悲觀許多。就在但斌演講的同一天,丁遠在論壇上表示,“對未來中國經濟一點也不看好”。
擔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教授的丁遠,一直以來,不斷對A股市場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進行深入研究,並運用財務指標的數量化方式來對股票進行篩選,構建股票組合,創建丁遠指數中性基金。
“我不知道未來中國A股市場會怎麼樣,我認為基本是往下趨勢,不會往上跑多少。”丁遠説,“為什麼會得出這麼悲慘的結論呢?”因為中國經濟轉型成功的一個要素就是創新,創新是發展核心。“越來越高的勞動成本和養老負擔已成為中國發展的阻力,怎樣才能繼續保持國際競爭力?看看德國就知道了。世界上唯一有競爭力的就是德國,雖然其勞動成本很高,但還是可以活得很好。這樣的國家全世界不多了。那麼其核心動力在哪?就是創新發展。但我們做不到,我們沒有創新的條件,也沒有創新的環境,企業更沒有創新的意願。我們的政策是多變的,産權是不完全受到保護的。其次沒有創新的人才。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就會有這麼多人做短線,到處做房地産、PE,掙錢就跑,給社會不斷增加成本。”丁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