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臨近歲末,記者梳理後發現,在樓市投資受限、股市表現疲軟和通貨膨脹高企的大背景下,“爆發年”、“大爭搶”成為了銀行理財産品銷售今年最顯著的標簽。然而,在大紅大紫的背後,卻始終暗藏中資商業銀行“另有目的”的操縱線。它直接制約著銀行理財産品從設計到銷售的所有環節,也把住了理財産品收益率高低的命脈。雖然近年來監管政策一直在強化,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的期盼還需要等待。
售銷刷新記錄
今年以來,受特殊市場環境影響,銀行理財産品更是呈現出爆髮式增長態勢。據報道,某銀行一款理財産品15分鐘就售罄,上千萬元起步的理財産品也要預約才能買到,理財産品頻遭“秒殺”的熱烈氣氛。
而據盛世普益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末,商業銀行已累積發行14477款個人理財産品,已經超過去年全年11674款的總額。同時,前3個季度發行規模約13.35萬億元,也刷新了去年約7萬億元的記錄,個別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7%。以第一季度為例,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僅深發展理財手續費收入達3500萬元,同比增幅達337.50%。
不同與以往的是,今年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超短期理財産品最為熱銷。據統計,從一月份起,1個月以下期限的超短期理財産品的市場佔比就一路攀升,最高曾達到40.99%,成為發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種。但在11月21日銀監會發文叫停了超短期理財産品,受此影響,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出現了小幅回落。
屢屢被“當槍使”
這一轉折援于新上任的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相關的表態。在10月11日召開的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尚福林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需加強合規風險管理、嚴防各種案件風險抬頭;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産品變相高息攬儲。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和普華永道聯合發佈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1》顯示,今年以來83.5%的銀行家都認為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壓力加大,而88.5%的銀行家提出以“創新存款及理財産品”作為應對策略。
這一幕其實與前幾年大張旗鼓的銀信合作極其相似。2010年,銀信合作規模突破2萬億,大大削弱了信貸管控效果,引發監管層高度關注。去年7月2日,銀監會緊急叫停信銀合作業務,正式關閉信託産品和銀行理財業務的對接通道,佔據理財市場半壁江山的信貸理財類産品將暫時退出歷史舞臺。
業內人士指出,一直以來,中資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出發點大多“另有目的”。如中資銀行2004年推出理財業務,主要是為了應對外資行的衝擊,留住客戶;在2008年到2010年,發展理財業務主要是為了轉移自身表內信貸資産,為貸款挪騰出額度;而今年主要是為了保住存款,應對存貸比考核。
目的不正難其正身
顯然,銀行隱瞞出發點或多或少的制約了理財産品市場正常的健康運行。專家指出,雖然從效果上看,中資銀行的理財産品總體上比較穩健,為客戶的資産增值保值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由於其發行理財産品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配合傳統存貸款業務的開展,因此如此的發展過程受到監管較多,産品系列上缺乏連續性,難以長期為客戶管理資産。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有部分結構性理財産品已成為銀行變相吸收存款的工具,一些為了獲得結構性存款而設計結構的理財産品層出不窮,被稱為“偽結構”。深圳某股份制銀行資金交易部人士稱,偽結構理財産品有多種,比如有的設計了不可能達到的觸發條件,或者設計了100%能達到的觸發條件,結構設計成為擺設,到期獲得收益率沒有懸念。
據相關人士介紹,有“挂羊頭賣狗肉”之嫌的産品確實存在。以華夏銀行今年2月到期的“華夏理財——慧盈22號”A股挂鉤自動贖回型理財産品A款和B款為例,二者投資期限為1年,挂鉤標的為工商銀行(601398)、建設銀行(601939)、中國平安(601318)以及中國太保(601601)。産品每季度設定一個觀察日,若某一季度觀察日各挂鉤股票較期初漲幅均不低於觀察值(A款為5%,B款為10%),則産品自動終止並獲得相應到期收益率,其中A款到期收益率在4.41%至5.81%之間,B款到期收益率在5.32%至7.00%之間。而這兩款産品運行至第四個季度觀察日即産品到期時也未發生終止條件,因此二者到期收益率均為零。同期2月到期理財産品中,到期年化收益率達5.00%及以上的理財産品共計33款。
而對比外資銀行,其設計的理財産品則更多地是傳承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信託理念,以財富管理為核心,作為獨立的業務,較少地考慮理財業務對其他業務的影響,因此受到監管約束較少,産品線變動較少。在産品設計中,外資銀行基本以結構性産品和QDII産品為主打,多樣的挂鉤標的、收益結構和基金投向豐富了理財産品的種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資銀行理財産品同質化的現象。
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近日就公開表示,今後理財業務一定要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真正成為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真正有利於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