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劉遠舉
據《人民日報》11月28日報道,參與乳品標準制訂的專家表示,乳品新國標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團等起草。而在正式公佈前,反復討論通過的菌落總數、蛋白質含量這兩項關鍵性標準都被推翻。除了指出新標準“倒退”外,專家還呼籲衛生部公開相關的會議紀要,讓公眾了解制訂標準的過程。
奶業問題是現時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於是社會輿論對此標準的降低群情激憤,顯示出對一個嚴格標準的熱切期待。
其實,現實生活中人們有對規則打折的習慣,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人們不懼怕嚴格的規則,因為反正有潛規則。所以,很多制訂的時候看起來很嚴格、強硬的標準,最後在潛規則下都變成了鬆軟的“灰標準”。而這灰白之差就成了權力尋租的空間。潛規則行得通了,標準就是鬆軟的,否則,標準就是強硬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稍微寬鬆,但卻嚴格執行的白標準,雖然意味著相對於最高標準的一定程度的妥協,但卻一定也是相對於低標準的現實的一種進步。如果高高在上的標準不妥協,在價格一定的情況下,限定一個産品的高質,更可能造成廠家作弊,消費者受損,最終,大眾的福利不會改善。所以,一個能嚴格執行的稍微寬鬆的“白標準”並不是對自身權益的不負責任,而是一種洞察世事的折中。
的確,在食品安全壓力甚大的今天,廠家追尋一個可以達到的稍微寬鬆的低標,尋求一個消費者能夠消費得起的低標,從某種程度上看是無奈之舉。我國的平均恩格爾系數已近似東歐國家,但我國的人均GDP卻遠低於歐洲,相對而言,這反映出我國居民花在食品上的錢太少,而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太多。試想如果房價下跌30%,每個月按揭就能省下500-1000元錢,這些錢花在食品上,對食品質量提升的推動效用將是翻天覆地的。同時總體支出不變,而實際生活水準提高。這些都表明,在現有的消費結構下,如果奶業標準能執行,已經算是保住底線。
不過,底線之上,還大有空間,值得探討一番。
既然是底線,這個稍微低一些的標準就必須是白的,而不是灰的,必須是強硬的而不是鬆軟的。這也就意味著:標準制訂的全過程必須透明、公開、民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沒有桌下交易,也是對將來實施標準的一個預示性姿態。如果制訂的過程都遮遮掩掩,那如何能讓人相信這是個稍微寬鬆但嚴格執行的標準,而不再是一個既已寬鬆但卻仍舊疲軟的“灰標準”?
之所以奶業標準引起那麼多關注,除了行業亂象頻現之外,和奶業的行業知識複雜、奶業産品本身難以被消費者有效識別有關。而且,奶産品往往牽涉到幼兒。毫不誇張地説,奶産品在中國已經由一種日常食品變為了一種高焦慮的消費品。正因為如此,消費者特別依賴標準。那麼,就現在出臺的新標準,政府的相關部門的解釋就更為關鍵。而做好解釋工作,就不能僅僅是往網上一放了事,而應順應輿論,放低姿態,用老百姓能懂的方式“主動去適應輿論”,千萬不能老百姓談焦慮,相關部門談技術細節。
強硬的嚴格執行的白標準,應該是一種底線式的強大存在,不可有絲毫違背。但底線式存在卻有著兩重意味,既意味著中國國情,同時意味著還有和國際接軌的空間;既要滿足一部分人能喝安全的奶,也該保證另外一部分人能喝質量更好的奶。所以,底線的標準有了,同時還得彌補底線標準降低後的不足。
在底線之上,不能讓廠家同質競爭,都毫無依據地宣稱天然、優質、自然牧場等,那麼,相關的質量等級認證標準,也應該有,這樣才能引導優勝劣汰,不能讓廠家在底線之上一團和氣。制訂出奶業産品分級認證的標準,可以讓老百姓一眼看到包裝上的等級標誌,能放心、明明白白地消費。而這種等級標準,實際才是一種對老百姓來説通俗易懂的解釋。試想,既然雀巢可以對奶農的奶分級,為什麼消費者就不能有權了解這一點呢? (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項目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