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期,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出現多起利用“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形式向老年人推銷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案例,而工商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接到消費者投訴也明顯上升。這些假冒偽劣保健品如何披著“神丹妙藥”的外衣,專盯偷老年人的退休金?為何“喊爸媽”“做遊戲”等看似拙劣的推銷手段能屢屢得逞?誰來斬斷這些伸向老年人口袋的“黑手”?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山寨保健食品”氾濫老年人花錢反傷身
近期,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局12315中心發出消費警示,提醒老年人警惕“免費講座”、“義務診斷”帶來的保健食品消費陷阱。根據12315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自9月份以來,有關保健食品的投訴、諮詢明顯增多,通過“免費講座”等會議營銷形式銷售以及部分專營店銷售的保健食品是投訴舉報的重災區。
家住銀川市西夏區的李姓阿姨就掉進消費陷阱,保健不成反傷身。前不久,她在公園晨練時收到一份宣傳保健食品———“太歲口服液”的傳單,聲稱對老年病有很好的療效,她信以為真就到保健品專營店去了解情況,並在店方要求下留了聯絡方式。隨後專營店打電話邀請她參加“免費療養”,她和其他老年人在聽講座中度過了4天時間。活動結束後,她沒禁得住忽悠,購買了2萬多元的“太歲口服液”開始服用。一個月後,李姓阿姨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等症狀,懷疑和服用保健食品有關,就立即停止服用,並到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
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所副所長韓曉農告訴記者,套取老年人信息推銷保健食品是一些保健品專營店慣用的手法。這些打著“理療中心”、“健康服務部”、“糖尿病之家”等名號的專營店一般規模小、産品數量少,經營人員的安全意識差,很多保健品是從非正規渠道進貨的“三無”産品。推銷人員套取老年人聯絡方式後,不斷打電話推銷産品,或以贈送産品,免費測量血壓、心電圖等“免費體檢”方式吸引老年人購買。
此外,一些不良商家在賓館、酒店、影劇院等場所租一間房子,雇用臨時工採用“喊爸媽”套近乎的方式散發傳單,召集老年人開展“免費健康講座”,並營造氣氛鼓動老年人購買産品。“這些‘健康講座’經常打著全國健康萬里行、全國老年病普查中心等子虛烏有的旗號,或者宣稱産品是X X軍醫大研製的最新産品,老年人極易上當。”12315中心的工作人員劉潔告訴記者,這種“健康講座”在全國各地“打遊擊”,騙一把就跑。工商部門接到消費者投訴趕往現場時,推銷假劣保健品的團夥已經人去樓空。
今年8月起,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近80家保健食品專營店開展專項整治,前期檢查中查出銀川市壽春堂養生館等10家保健食品銷售場所存在違規經營保健食品行為,銷售的31個品牌56個品種的保健食品中,存在誇大宣傳保健功能、無國家保健食品批文或盜用國家保健食品批文等問題。
騙子如何輕而易舉讓老年人甘願掏腰包
很多老年人身患慢性疾病,難以根治,容易病急亂投醫。騙子們正是利用他們關注健康、疏于防範的心理,將一些山寨貨宣傳成“神丹妙藥”。加之很多老年人獨居家中,內心孤獨,推銷人員採用“喊爸媽”、參加免費講座等形式,獲取老年人的好感,再以所謂“專家”“名醫”為幌子,故意誇大或捏造病情嚇唬老年消費者,忽悠他們購買假劣保健食品。
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是一個暴利行業,而騙子們經常給老人們“挖坑”。他們通常謊稱産品要按療程服用,半年或一年後才能見效,從而誘騙老年人一次多買。記者在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看到,被封存的名為“X X清合軟膠囊”的假劣保健食品,一盒售價468元,外包裝上標明3盒一個療程,這就要1400多元,一些老年人一個月的養老金就泡湯了。
韓曉農告訴記者,這些産品的進價通常不超過一百元,而消費者按療程購買最少花費上千元。一些騙子將正規保健食品的外包裝換個名字,留下國家保健食品標識和合法批號,批量印刷後再進一批原材料組裝生産保健品。“一般小批量生産一批貨,賣完這一單,換個名字再生産一批。每一批成本不過幾千元,投向市場可獲得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暴利。”
動輒成千上萬元的“保健品”,輕則破財,重則傷身。記者從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與化粧品監管處了解到,將保健食品誇大功效,宣傳成萬能良藥銷售極易耽誤老年人病情。一些保健食品內容“變異”,違反《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添加化學成分、藥物成分,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是針對特定人群的,目前保健食品銷售人員多數不具備專業素質,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疾病産生原因等並不了解,單純以銷售産品為目的,極易對消費者身體帶來潛在危害。
查處兜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行為有多難
據了解,我國新的《食品安全法》中有關保健食品的配套管理辦法尚未出臺,目前由工商、藥監和衛生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保健食品的相關監管工作,而監管鏈條未能形成有效的安全網,就讓那些“披著羊皮的狼”窺見了可乘之“機”。
自治區工商局消保處處長楊成偉告訴記者,目前工商部門對推銷假劣保健食品通常是以涉嫌虛假宣傳、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無照經營進行監管。而讓工商部門“犯難”的是,在保健品説明書、宣傳單上並不存在誇大宣傳,銷售人員往往是暗地裏向老年人肆意誇大功效。“除非有現場錄音或錄像,否則這種虛假宣傳很難取證”。楊成偉説。
保健食品市場流通混亂存在很多盲區。據了解,在沒有專門的保健食品流通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保健食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即可辦理經營執照“消費者舉報的部分經營者在工商、衛生、藥監等部門都辦理過相關證照”。韓曉農説,還有一些商店、養生場所也在兼營保健品銷售,這給監管部門篩查帶來困難。
如何強化對保健食品市場的監管,讓老年人不再受保健之“傷”?在採訪中,一些基層監管工作人員認為,相關監管部門要做好監管銜接,聯合執法,填補漏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從源頭加強監管,堵住假劣保健食品流向市場的出口;工商部門加強保健食品銷售的前置審批,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無照經營;衛生部門嚴查冒牌“名醫”“專家”的非法診療行為。
同時,應進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部門對保健食品的監管職責,確保監管工作有法可依,並將利用宣講等方式推銷保健食品的行為納入監管範圍。
一些從事正規保健品銷售的業內人士還提出,應增加老年人獲取健康信息的有效渠道,引導老年人正確認識、消費保健食品,並嚴格規範涉及保健食品廣告的製作、播出和傳播行為,避免老年人掉進保健品推銷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