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田享華 賀清莉
想一想,什麼才是中國富豪投資移民海外真正的幕後推手?答案恐怕會出乎很多人意料——調查顯示,超過半數以上的富豪,只是為了方便子女教育而移民。相比于互聯網上聳人聽聞的猜測,甚至“妖魔化”的評價,真實的移民動因,更像是和它們開了個玩笑。
在招商銀行和貝恩資本針對遍佈中國28個省市、37個主要城市高凈值人群的2600余份調查問卷中,選擇因“方便子女教育”而投資移民的比例高達58%,而促使他們投資移民的另外兩大推手,則是“保障財富安全(43%)”和“為未來養老做準備(32%)”。
包括上述這份名為《2011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下稱“財富報告”),以及今年下半年中國銀行與胡潤百富聯合發佈的《中國私人財富管理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也將本是悄悄運作的“富豪移民”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而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調查,在真實的移民世界裏,逐漸增多的中國富豪移民,並不會出現公眾所擔憂的會導致中國財富外流,乃至傷害經濟活力的情況,儘管有一種説法稱,“一些富豪不是在移民,就是在通往移民的路上。”
移民熱潮推手
一切為了子女教育,這樣的移民推手,不只是出現在上述調研報告中,在現實層面,每一個選擇移民的父母,也都有各自的苦衷。
最近剛剛獲准移民加拿大的房先生有兩個孩子,移民的重要理由便是希望孩子能接受一個比較好的教育,雖然孩子目前在北京就讀的學校也稱得上名校,但是房先生説,他覺得孩子讀書讀得很累。
而已經在澳大利亞定居的周女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她當初選擇為女兒移民,也是看到孩子因為成績一般而備受老師冷落,心靈頗受傷害。而今天,她的女兒在澳大利亞正在接受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短時期就恢復了自信,考出了很好的成績。
當然,對於為了方便子女教育而移民,不同的父母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目前在上海從事餐飲行業,擁有數千萬資産的萬先生,企業蒸蒸日上,他告訴本報記者,雖然身邊有不少朋友移民出去,但他自己並沒有移民的打算,除非再過幾年孩子讀高中了,就打算送他到美國去讀書,希望上哈佛這樣的名校,屆時可能會選擇讓妻子和孩子移民。
財富報告另外也顯示,除了“方便子女教育”、“保障財富安全”和“為未來養老做準備”前三大推手,另外的推手還包括“海外投資/業務發展的便利”、“便於到國外旅遊”、“可以多生子女”和“稅率較低”,但選擇這四項的高凈值人群比例,皆不過20%。
在財富報告中並未體現出來的另一個移民推手,則是食品安全和環境問題。有些極端的説法稱,已經移民海外人士偶然回國,有水土不服的反應,不過對於他們而言,資産安全的推手更為關鍵。
“大多數考慮投資移民的不是為了多賺錢,而是資産的增值保值,也是分散風險。”上海華僑因私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諮詢總監趙嫫芨對本報記者坦言,還有一些人確實是因為國內的生活工作太緊張了,國內賺錢賺到一定年齡,就到國外生活的需求也很重要。
而上述已經移民的房先生,儘管他一開始辦理移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孩子和他出入境的便利,但他從辦移民開始就慢慢把眼光放到了國外,從傳統行業轉到了新興行業,目前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都有了分工廠。
金騰(北京)國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寒便認為,投資移民出去的一般還是當地的富豪,60%投資移民會找到一些機會去拓展他們的事業。
“近年前來諮詢的客戶確實越來越多,跟前幾年比明顯的變化就是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快速移民,而不會像此前考慮一年半載。”胡寒説。另據胡潤統計,目前中國擁有千萬元財富的人群數量,已經高達96萬人。
目前在海外,中國投資移民人數也在迅速增長。以美國為例,統計顯示,中國累計投資移民的人數最近5年的複合增長率達73%,以至於某些移民目的國甚至迫於壓力提高了投資移民門檻。
2010年,加拿大將投資移民凈資産下限從80萬加元增加到160萬加元,澳大利亞也在同年將投資移民的個人資産數額從25萬澳元提高到50萬澳元,新加坡則從150萬新元飆升至250萬新元。
富豪攜款出境考
顯然,隨著富豪的移民,財富也會跟著流動。財富報告稱,當前中國內地移民最多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從內地移民到香港,一些財富自然也會流到香港,尤其是內地富豪香港買樓的消息也頻頻見諸媒體。
香港中原地産研究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四成豪宅被內地投資者購買,比例創新高。據了解,“QQ之父”馬化騰、“體操王子”李寧、“淘寶老闆”馬雲等內地知名度較高的富豪,近年先後花上億元在香港買樓,而李寧則屬於香港新移民。
不過,像李寧這樣並非通過投資的方式移民香港,而是通過“專才計劃”移居香港。真正有討論意義還在於香港的“投資者入境計劃”,它的目的就是讓那些把資金帶來香港,但不會在港參與經營任何業務的人士來港居留。
香港入境事務處傳訊及公共事務組給本報記者的回復顯示,從2003年10月開始啟動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開始,截至2011年9月,已經有10238名中國籍申請人按照計劃規定作出所需投資,並已獲正式批准在港居住,佔總人數的83%。
而2009年的數據顯示,每名申請人申報的個人資産平均為2143萬港元,這就意味著8年間,有上萬名千萬富豪移民香港。
該事務組的數據還顯示,2004年底,獲正式批准的291名投資者已在香港投資港幣21.6億元,而在2011年9月,新移民共在港投資879.4億港元。換句話説,8年間通過移民而進入香港的個人財富增長了40.7倍,如果按人數比例來計算,來自內地的資金超過700億港元。
也就是説,平均一年不到100億港元的財富是因為移民而流到香港,那因移民流入其他地方的財富是多少呢?
金騰(北京)國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佩瑩對本報記者介紹説,投資移民加拿大的費用通常就是一次性交付的22萬加元,而移民美國則需要投資50萬美元的項目;移民仲介的費用不過五六萬元人民幣,整體花費並不高。
某銀行高管對媒體分析稱,內地2009年有3000人投資移民到美國和加拿大,總額超過了80億元人民幣,若再加上其他比較熱門的地區,中國移民帶出去的資金就超過了100億元人民幣。
這個看上去頗為龐大的數據意味著什麼?香港旅遊局通報,今年國慶長假短短7天,內地遊客在香港的消費額就高達42億港元。也就是説,內地富豪通過移民帶給香港的財富不過是相當於兩個“黃金周”的內地遊客消費量。
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在廈門聯合發佈的《201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已達3172.1億美元。相比之下,投資移民每年公開帶走的資金不過十多億美元。
對於這種現象,台灣大學一位政治學教授告訴本報記者,當初台灣也曾出現過移民潮,主要是緣于1971年台灣當局從聯合國退出,當時有一批台灣精英因為憂慮而出走他國。此後就沒有掀起真正意義上的移民“潮”,而大陸目前可能正處於一個移民的高潮期,但是影響未必有多大,就像當初的台灣。
人財流動推手可逆
即便成功移民出去,也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在海外生老病死,如果考慮到海外文化、語言等因素,對於富豪移民而言,讓它們逆向流動的推手力量也不可小覷。
本報記者從多家移民仲介公司中了解到的信息顯示,移民的富豪們其實也是“移民不移居”,通常拿到綠卡之後滿足移民監資格個人可以選擇辦理入籍或者不入籍,大多數移民申請者是不入籍的,或者夫妻雙方一個入籍一個不入籍,不過孩子一般都入籍。
“如果語言不夠好,又沒有所在國需要的知識、技能,移民出去所得痛苦大於歡樂。”作為技術移民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江雨,他認為移民後不能融入社區,孤獨感就會很重。“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最重的,非為情勢所需,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移民,就算入籍,在感情上也把自己當作中國人。”
王江雨還認為,外國是極現實主義的,唯一看重的是新移民對所在國的實質貢獻,包括新增財富或者知識技能。“哪個外國社會會接納一個除了錢啥都沒有的土大款?”而隨著國際經濟形勢不好,此前風行一時的技術移民開始回頭在國內尋找發展機會。
尤其是金融海嘯以來,在歐美一些金融機構大肆裁員的背景下,很多華人已經轉戰內地市場,而像上海這樣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也三番五次海外招聘,希望召回許多包括但不限于已經移民海外的精英回國。
在美國學習、生活了七年的張女士原本是國內一所名校的老師,七年前跟隨丈夫移民並就讀于美國,目前從事金融和財會工作。她告訴記者,現在美國經濟不景氣,年輕人就業壓力很大,像她這樣的移民晉陞空間不大,現在渴望國內有一個適當的崗位找上門來,那她就可以體面地回國。
已經移民併入籍新西蘭十多年的Orion Health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沈強,最近回國就是為其公司的醫療集成系統打開中國市場。在今年上半年,這家公司剛剛決定進入中國市場,而熟悉中國情形的他迅速被任命為中國區負責人,前幾天,他告訴本報記者:“中國業務進展比預期的好,已售52套集成引擎。”
正如多位業內人士所言,如果國內的制度環境不斷改善,在保護財産及機會平等方面與移民目的地國家差距越來越小,在中國的發展機會要遠大於海外時,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移民的,移民出去的也會回來。
“妖魔化”
背後的真實世界
數據和調查雖然如此,公眾也有理由懷疑,統計數據難以包括一些通過灰色路徑轉移到海外的資産,除了移民富豪的,也有外逃貪官的。
11月12日,中國世代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禹晉永發微博稱:“一哥們兒昨天解雇了公司全體員工,按照勞動法給每位員工作了足額補償,他變賣了公司全部資産以及在國內的全部房産,換來了數十億現金,因為他們全家已經得到美國批准移民,他的離開受到美國歡迎,能夠為其帶來資金和就業崗位,但對國人來説是個悲哀,他讓很多人失業。”
該微博雖然無法直接證實,但還是引發了近8000次轉發和2500多條評論。前述報告也被一些外媒渲染,比如“中國半數千萬富豪準備移民出國”成為多家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醒目標題,甚至還有觀點稱,如果這些富豪帶走的現金無法回流到中國,中國的經濟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富豪移民已經被"妖魔化"了,其實移民這個行業沒有那麼陰暗和可怕。”從業十多年的金佩瑩對本報記者如是説,她認為微博上這種説法並不靠譜,解雇和補償員工倒是可以一天之內完成,但是變賣公司全部資産和個人房産,尤其是數十億的金額,那麼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不可能短時間做到。
“更何況,把産業做到這麼大,説明企業還是賺錢的,根本就不需要賣掉。”金佩瑩接觸過不少同樣重量級的富豪,即便是移民,他們基本上沒有像這樣的大規模轉移財産,因為即便是到了國外,你的資金還是需要找到合適的項目,不可能就此坐吃山空。
“全球的富豪和投資者都想到中國來開拓市場賺錢,而中國的富豪何必把錢全轉出去。”金佩瑩説。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也承認會有部分移民會通過灰色途徑(如地下錢莊等)將錢款轉移海外,但這可能只是少量資金,因為轉移的費用和風險都不會低。比如此前案發的上海建國以來最大“地下錢莊”案中的“歡裕公司”,便收取境內的280多個單位、個人人民幣29.97億余元,合計人民幣53.54億余元。這當中,當然不能排除有移民傾向的富豪。
上述在上海從事餐飲行業的萬先生不太認同一些稱“富豪因為擔心財産安全而攜款移民”的説法。他認為只要是合法經營、誠實勞動所得,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更沒必要通過灰色途徑轉移財産出境。“我所在的餐飲行業,不可能到海外拓展市場,當然要留在中國。”萬先生説。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對此也有同感,他告訴本報記者,“富豪移民被妖魔化了。”在他看來,目前的移民潮及其未來變化可以參考當年香港回歸前移民潮和回歸後移民回歸的例子。
1997年之前,不少香港市民對香港回歸後的局面心裏沒底,因而選擇移民海外,香港更一度出現移民潮。回歸十多年後,不少移民海外的港人再次認定香港是安居樂業之地,重新回來,並且有更多的內地人士選擇它作為移民目的地。
胡潤日前也在媒體上表示,“對富豪移民影響中國經濟的憂慮是不必要的。”他認為,中國富豪把部分資産放在海外,一方面是追逐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投資海外的高性價比,另一方面則是這些紮根本土的企業家希望子女有更國際化的教育背景。在他們的調查中,千萬富豪的海外資産僅佔總資産的6%,他們中56%的人對中國經濟走勢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