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內地開發商資金受困、拿地日趨謹慎之際,港資房企卻頻頻閃現內地市場抄底拿地。
11月28日,新加坡嘉德置地等外資房企在重慶斥資約65億元,拿下重慶市中心兩江交匯處一商業地塊。這是近3個月來,繼香港恒隆、仁恒置地、和記黃埔等港資房企抄底商業地塊之後,又一大手筆進軍內地商業地産市場的外資房企。
對於外資房企密集進入內地商業地産市場,世聯地産市場研究部首席分析師王海斌向《每日經濟新聞》稱,這説明外資房企對內地樓市有信心。
凱德動作頻頻
內地住宅市場因限購政策而風險大增,商業地産項目如今卻成為“香餑餑”,尤其受到外資房企的青睞。
新加坡嘉德置地于11月28日宣佈,集團旗下凱德中國、凱德商用産業和星橋控股等房企聯合出資以約13億新元(約合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獲得重慶市一商業地塊。星橋為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全資附屬公司。
據悉,地塊位於朝天門廣場與解放碑之間,長江與嘉陵江交匯口,擬建一座重慶新的綜合性地標項目,預計開發週期長達5年。
上述地塊地理位置優越,靠近重慶最繁華的城市中心及CBD核心區域解放碑。該地塊佔地面積9178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過81萬平方米,包括約33萬平方米高端住宅、約22萬平方米購物中心、約17萬平方米寫字樓、約6萬平方米酒店以及3萬平方米服務公寓,總投資將超過210億元人民幣。
除了進入重慶外,凱德今年還在上海、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拿下多宗土地。目前,凱德在內地運營約120個項目。包括重慶項目在內,凱德商用目前在內地35個城市擁有56家購物中心,其中40家已經投入運營。
外資逆市拿地
在樓市調控政策和貨幣緊縮政策影響之下,11月全國超過八成以上的城市成交量出現同比下滑。
今年以來,內地房地産企業因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市場預期冷淡,包括萬科、中海、招商、保利等房企拿地計劃日趨謹慎,各大城市土地流拍現象普遍。內地土地市場遇冷,卻成為資金雄厚的外資房地産企業抄底的大好時機。外資房企今年9月以來在內地頻頻涉足商業地産項目。
9月28日恒隆地産以34.97億元拿下原昆明市政府兩宗商業地塊,製造了今年昆明的總價 “地王”。10月24日,仁恒置地以30億元拿下珠海市唐家灣情侶北路 (南段)兩宗商住地塊,創下珠海主城區今年掛牌轉讓的單價“地王”。10月28日,嘉裏建設以4.55億元的底價,奪得福建莆田區一宗商住地塊。11月初,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斥資8億元,將佛山南莊生態區商住用地收入囊中,該地塊以底價成交。
王海斌認為,外資開發商經歷上百年房地産市場發展,在商業開發、運營方面經驗豐富,而內地開發商卻面臨經營模式和管理經營不足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