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陳海鈞 長沙報道
股市投資充滿戲劇性,尤其近期的A股市場。A股週二中幅上漲,剛剛讓投機者們燃起一絲希望,週二就掉頭向下,暴跌近80點。國際板傳言成為罪魁,引發B股暴跌,並把A股拖下水。不過,證監會、交易所罕見地在收市後第一時間聯袂出來辟謠:近期推出國際板傳言不屬實。
B股領銜跳水比賽
週三滬深兩市雙雙“異動”低開。一方面週二漲勢正好,另一方面,隔夜外盤也是小漲報收。A股股指莫名其妙地低開低走約一小時後,國際板傳言開始盛傳:國際板馬上要走內部流程,預計12月中旬要到證監會內部商議,現在技術方案對接和上市流程已擬定好。
B股指數隨即出現跳水,午後最低時一度暴跌超過7%。至收盤,上證B指收報229.16點,跌幅6.13%。深證B指收報574.01點,下跌2.48%。
註冊分析師石天方(博客,微博)通過微博分析,B股大跌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前期跌幅較小,有補跌要求。二是外資流動性緊張,有抽資壓力。三是國際板推出與B股問題解決沒有任何關係,部分資金開始失望。
A股受此拖累也隨之跌幅擴大。午後恐慌情緒蔓延,板塊個股爭相殺跌。截至收盤,滬指報2333.41點,跌78.98點,跌幅3.27%;深成指已創新低,收報9693.38點,跌319.56點,跌幅3.19%。
國際板概念龍頭股東睦股份倒是因禍得福,收漲4.42%,位列滬市漲幅第三。
傳言數次空襲A股
實際上,今年以來,國際板的傳聞已多次傷到A股市場。4月28日,三大證券報接連發佈消息為國際板暖場,當日上證B股一度跳水超過7%,深圳B股跌幅最深近4%。
5月23日滬指大跌跌幅2.93%。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表示國際板已經越來越近,加劇市場對國際板可能對A股造成“抽血效應”的擔憂。
7月21日,滬指下跌1.01%,市場傳聞國際板細則已經出臺,上市首單或花落韓國三星電子。不過證監會相關人士否認細則已出臺,A股隨後連續下跌。
本月16日,市場又傳國際板將要推出,當日滬指下跌2.48%。
昨日,國際板傳言再度成為暴跌的罪魁。相比之下,這一次的傳聞顯得更加“細緻”,不過,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罕見地在收市後第一時間聯袂出來辟謠:近期推出國際板傳言不屬實。
除去國際板消息的直接砸盤外,其他負面因素週三也層出不窮。工行發700億次級債、監管層鼓勵券商上市等都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
國際投行高盛更掉頭看空中國股票,該機構週一向旗下主要客戶發送電子郵件建議短線減持中資股。報告稱,“中國經濟前景正面臨巨大挑戰”。此前,寄希望於“微調”行情,高盛在11月6日曾建議投資者關注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