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制假者用過期藥空藥盒拼裝假藥 推低價搞定藥店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30日 11: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成品“偽裝”後運走有人負責制假藥送到藥店就成“真藥”有人負責收藥盒

  28日,本報刊發了《生理鹽水灌瓶 冒充抗腫瘤藥》一文,報道了哈爾濱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抓獲兩名特大制售假藥案的涉案嫌疑人張明福、劉亮。而此前不久,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稽查局聯合哈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也接連破獲兩起近年來最大假藥案,搗毀了制售假藥的邸某和齊某團夥。

  記者從這三起案件入手,多方採訪相關人員,大致梳理出假藥販子背後的産供銷鏈條。而他們也正是通過這一鏈條,一步一步將假藥推向醫藥市場,致使急需救命藥的患者,藥到,病卻難除。

  

  過期藥空藥盒“拼裝”

  “張明福和劉亮雖然是同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但兩人並不認識。”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二大隊偵查員戰智慧説。

  目前,制售假藥犯罪已形成産、供、銷“一條龍”鏈條,制售假藥犯罪地域特點明顯,同鄉之間通過親屬關係“以老帶新”逐漸發展;各制售假藥犯罪團夥之間“結幫不結夥”,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絡,在制售假藥相關資源、價格上沆瀣一氣。為逃避打擊,假藥販子們利用QQ、MSN、Hotmail等網絡通訊工具相互溝通、洽談,還有不法分子長期通過路邊站牌貼廣告、走街串巷等方式收購過期藥、空藥盒,自行更換包裝生産假藥或出售給生産假藥的不法分子。

  

  “鎖定”買家電話推銷

  同所有的商品銷售一樣,假藥銷售也要找到能把它轉化為利潤的點。對於制售假藥的人來説,藥店、醫院的信息獲取是關鍵中的關鍵。

  “配貨站成了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省食品藥品稽查局一位相關負責人説,因為配貨站每天要為數家醫藥公司、藥店發送藥品,掌握著大量的信息。以他們和哈市道外公安分局聯合破獲的兩起假藥案為例:犯罪嫌疑人邸某等人在配貨站以5毛錢一條的價格在幾家配貨站買到了幾千條各大藥店的信息,然後每天由專人給這些藥店打電話推銷。電話成交後,他們便把這些害人的假藥發走,一般的成功率可達20%。犯罪嫌疑人張明福和劉亮的手法則是:通過網上獲悉全國藥店的信息,然後逐個與其聯絡,成交後發貨。為防止被人追查,他們都使用臨時號碼與藥店聯絡業務。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為了銷貨方便,甚至假冒多家醫藥公司的虛假信息對外聯絡“業務”。

  假藥有人買了,但以正常的藥品名稱發貨顯然不行。於是假冒的嗎丁啉、胃康靈、感康、抗癌藥等被裝進“高級DVD”、“床頭櫃”、“精品浴衛傢俬”的紙箱運往多家藥店。一個細節是,為邸某、齊某兩團夥服務的物流公司達十多家,有些公司甚至為其提供代收貨款服務。

  

  低價高利潤“搞定”藥店

  省公安廳經偵總隊葛陶然支隊長説,從破獲的假藥銷售團夥所用的電腦中,警方發現假藥流向了內蒙古、吉林、遼寧和黑龍江等三千多家藥店,而不少藥店都挂著“低保刷卡定點藥店”的牌子或“醫保定點、保真藥方、假一賠十”等內容的廣告牌。

  這些藥店是否知道藥品的真偽呢?據省食品藥品稽查局副局長張林介紹,目前只能説,這些藥店都從不規範的渠道進了藥。記者從三起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中獲悉,為了使自己的假藥快速、大量出手,他們銷售給藥店的價格非常便宜。

  據哈市道外警方查明,邸某團夥銷售的假藥中有黑龍江地産藥品“胃康靈”,一盒“胃康靈”正常進貨價格8元左右,而找邸某拿貨的價格卻能低於該價格20%,“為什麼這樣廉價?因為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偵辦此案的一位偵查員説,一盒零售價在9元左右的胃康靈,正常進價格在8元左右,而假藥的進貨價卻在6元左右。20%的巨大利潤,使部分零售藥店鋌而走險,不去質疑供貨商的資質和藥效,屢屢進貨。

  不僅僅是藥店,一些正規醫院也發現假藥流入。據《法制日報》報道,位於伊春市的黑龍江省林業腫瘤結核病醫院,替癌症患者徐秋治療時使用的“卡培他濱片”被查證屬假藥。而且該醫院一共被查出80盒假冒“卡培他濱片”藥品。 (生活報 夏德輝 何興麗 馮婧懿 繪)

熱詞:

  • 藥盒
  • 過期藥
  • 推低價
  • 胃康靈
  • 制售假藥
  • 犯罪嫌疑人
  • 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