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網評:網絡謠言是毒品 請自覺抵制和遠離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9: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以來,所謂“微博名妓若小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規定的47號公告”、“重慶貪官外逃加拿大”、“江河州委某領導妙評高爾夫”、“浙江海寧癌症村”、“雲南絕症男子連殺八名村官”等網絡熱點事件,經有關部門查明均屬編造。這也引起互聯網界和廣大公眾的強烈憤慨和譴責,紛紛呼籲抵制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是歪風,烏煙瘴氣,必須狠剎。這些在網上編造和傳播謠言的行為,擾亂網絡傳播秩序,混淆社會輿論視聽,不利廣大網民獲得真實信息、做出準確判斷,是對網民知情權的誤導,也是對網絡環境的污染。優化網絡環境,規範網絡秩序,必須對網絡謠言一律“零容忍”。

  網絡謠言害人不淺,令人痛斥。“若小安事件”偷走了數萬網民善良的關切;“艾滋女”、“重慶貪官外逃加拿大”、“江河州委某領導妙評高爾夫”等,給當事人造成了精神傷害;“杞縣鈷60泄漏”事件,引發當地群眾拖家帶口的大逃難;“碘鹽防核輻射”事件,導致各地瘋狂上演碘鹽搶購潮。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謠言廣泛傳播的背後,都是一堂值得深刻反思的警示課。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系統分析,有助於我們把握網絡謠言的形成和傳播規律,有助於我們對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有清醒的認識。

  網絡謠言極具破壞性和危害性。眾所週知,毒品一旦吸入、上癮,就會麻醉人的神經,紊亂人的生理功能,進而破壞家庭、擾亂社會、導致犯罪活動等。而網絡謠言也是迎合一些人捕捉“陰暗新聞”的不良嗜好、低級趣俗、變態心理,讓人像吸毒一樣變得心理不正常不健康,甚至對人生、對社會缺乏理性的判斷、正確的認識。這不正是像毒品一樣害人害社會嗎?這不正説明造謠傳謠是網絡信息傳播中的不良生態嗎?這不正驗證網絡謠言是危害網絡形象、侵蝕社會肌體的毒瘤嗎?你看那些造謠者居心叵測、操弄議題、綁架輿論;傳謠者不辨是非、添油加醋、接棒炒作;信謠者缺乏判斷、被動接收、相機而動。這些謠言傳播的典型案例,無論起初涉及公域還是私域,最終都以轟動全國的公共事件收場,其負向衝擊力帶來的危害性和後遺症可見一斑。炮製網絡謠言無異於提供社會毒品,對網絡謠言保持“零容忍”就是要第一時間發出真實聲音讓謠言無處藏身,及時揭露、依法監管網絡謠言的編造與惡性傳播;就是要對蓄意造謠傳謠者“人人喊打”,避免網絡謠言給個人或公眾利益帶來損傷;就是要自發自覺地抵制遏止網絡謠言的頻現之勢,逐步培育成熟陽光的網絡公民心態。

  抵制網絡謠言,需要網民共同努力。現實中,由於信息不公開不透明、應對舉措缺乏公信力等原因,部分網民往往也會出現一些對造謠不反感、對辟謠反感的情形,這值得我們反思。網絡謠言的産生固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和社會背景,但從法治進程和程序正義來看,用謠言操縱輿論以至於“倒逼”真相,並非是推動事件發展、真相明晰的合理路徑。摒棄網絡謠言這種非典型傳播方式,應該成為一個普遍認同的社會共識。當然,共識的達成需要政府的制度發力、行動給力,以及網民的自覺維護和捍衛。

  互聯網是5億中國網民的精神家園,也是中國社會點滴進步的見證者。網絡無疆,言行有界,在民主法治、開放包容、明責律己的大框架下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恪守網絡文明的底線,讓我們心有所棲、夢有所依。

熱詞:

  • 網絡謠言
  • 網評
  • 網絡環境
  • 網絡傳播
  • 網絡文明
  • 謠言傳播
  • 網絡信息
  • 零容忍
  • 毒品
  • 貪官外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