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1月25日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截至11月11日,全國除西藏外30個省份收費公路累計債務餘額近2.3萬億元,河北、河南、浙江、陜西等8省份債務均超過千億元。去年,全國各省份收費公路共收費2859.4614億元,收費絕大部分用於還貸,其中吉林95%收費用於還貸,大部分省份在還貸後都是“入不敷出”,且缺口較大。
一個細節很耐人尋味,對這麼巨大的公路建設債務,地方政府似乎絲毫沒有壓力。地方動不動就欠銀行成百上千億,公眾就追問地方政府,為什麼欠這麼多債?可地方並沒有因為“背負巨債”而感到“不好意思”,似乎還引以為榮。比如江蘇省公路欠債1338億元,屬於全國最高。但是,江蘇省交通部門就此問題回應媒體時稱:我們欠債多,是因為我們建設快。
為什麼會“反以為榮”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欠的這些錢,一分錢都不用政府去還,而是要從過路人腰包裏“摳”。10年還不完,那就20年,20年還不完,那就30年。我們這一代人還不完,那就兒子、孫子去還。每一分錢的債,最終都會表現在收費上。
許多地方之所以願意大修大建公路,投資數百億上馬一條條高速公路,甚至不惜重復建設,也正因為如此。公路的政績,算到政府身上,官員可以借此誇耀“我們公路建設非常快”。而且,個別官員還可以通過修路大撈一筆,投資數百億的工程,為他們創造了很多腐敗機會,河南的交通廳廳長甚至連續數任“前腐後繼”。
當然了,地方政府還可以通過修路賺錢,把高速公路當作印鈔機,通過收費養很大一批人,解決很多編制,安排很多親屬,成為部門的“小金庫”。南京的機場高速,修建時不過花了9.8億元,可14年收了28億元,這是多高效的印鈔機啊。
當前,我們的“貸款修路”政策,只顧鼓勵政府修路,卻沒有對“怎樣的路才可以貸款”作出嚴格限定,給地方政府找到了一個推卸公共投資責任、提供公共産品的藉口,可以理直氣壯地去先“貸款修路”,然後順理成章地“收費還貸”。
公眾納稅出錢,政府修路修橋,然後公眾免費通行,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現在,儼然成了公眾的奢望。收費成為常態,不收費成了“變態”,成了特例,成了大新聞。甚至,有人還感恩戴德地眼淚汪汪地看“政府建大橋免費通行”的新聞。 曹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