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演化為標準之爭,涉及國家標準大大低於國際標準、內外標準有別等問題。今年年中關於生乳新國標的爭論一度鬧得沸沸颺颺,中國乳品標準被有的業內人士稱為“全球最差標準”。據了解,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比例僅為23%。(見11月23日《經濟參考報》)
別説食品行業聽多了“與國際接軌”的口號,就是普通民眾,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也已接受了“與國際接軌”“國際慣例”之類的説辭。現今的一些大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在推出某項措施或堅持某種現狀之時,往往就兩個理由:要麼“國情不同”,要麼“與國際接軌”。比如,有公眾期待相關部門學習一下國外經驗,可能立馬便有人站出來説,“這不符合中國國情”。至於究竟哪不符合,人家又王顧左右而言他了。
説到“與國際接軌”,更是舉不勝舉。比如銀行收費、油價上漲、歧視小額業務、電信業收取月租費和雙向收費等等國際慣例,目不暇接。不少行業動輒將國際慣例包裝起來,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還擺出一副“全世界都這麼搞了,就我們還傻愣著”的姿態。
很明顯,“國際慣例”也好,“國情不同”也罷,有時在被濫用和褻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蛻變為狙擊公眾權利的“殺手锏”,演變為壟斷企業或利益集團攫取利益的法寶和混淆視聽的遮羞布。
一會兒辯解“不合國情”,一會兒嚷著“與國際接軌”,究竟何去何從?其實,歸類“不合國情”和“國際慣例”的背景,不難找到一些共性,那就是依利益集團的利益方向而定。
例如,水、電、電信等行業一些收費為人詬病,公眾期盼改變,作為利益既得者當然不願意放手,此時他們大可以説,收費是 “與國際接軌”,改變則“不合國情”。
説白了,在某些利益集團面前,與國際接軌就像一座橋,面對民意洶湧的大河時,就用上;不用時就拆掉,改用“國情不同”去敷衍人們對中外差別的質疑。就比如一些民生産品的價格問題,“國情”往往是高價運行,而“國際慣例”反之,此時,一些人或部門自然是棄“國際慣例”而守“中國國情”了。
出現“國際慣例”和“國情不同”依利而行,根子在於各方利益博弈不平衡。強勢一方欺壓弱勢一方的邏輯顯現,使得“不合國情”與“國際慣例”成為維護部門利益和壟斷利益,無視社會輿論和民眾合理訴求的遮羞布。在此語境下,我們不難理解為何民眾常常感嘆:該接軌的不接軌,該尊重國情的卻接軌了。
正因此,靠什麼擊破利益集團使用“不合國情”或“與國際接軌”的“鐵布衫”,成為必須直面的問題。食品標準如此,其他行業標準亦如此。
鄧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