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電價改革呼聲漸高 市場電將成未來方向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5日 09: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 潘高穎

  高企的電煤價格、不斷擴大的用電缺口以及發電企業整體業績的下滑,使得今冬明春的用電形勢很不樂觀,也使得推進電價改革的工作更顯迫切。

  記者獲悉,國家有關部門日前召集地方相關部門及各電力企業代表進京商討電價調整方案,方案具體細則還未對外公佈,但據透露,上網電價預計將上調0.025元/千瓦時。

  此前,市場對電價上調的預期就十分強烈,除去現實中電企虧損、用電缺口較大等原因外,更有對推進資源價格改革的期待。“推進資源價格改革是‘十二五’期間的重頭戲,也是未來方向。”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長單葆國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統計,從2008年7月起,我國先後5次上調電價。目前在我國,無論是上網電價還是銷售電價仍然實行政府統一定價。“電價改革的最終方向是實現電力價格市場化。”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認為,電價改革是整個能源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是‘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我們也在討論和研究方案,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變革。”他説。

  李俊峰認為,若要實現電價市場化,需要從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四個環節都參與市場定價,從而形成最終電價。

  單葆國告訴記者:“輸配電價獨立形成應該是未來電價改革的方向,而現在採取的輸配電價就是銷售電價減去上網電價。”由此可知,加強輸配電成本公開和審計,形成合理的輸配電價將是“市場電”關鍵的一步。電監會今年11月出臺的《輸配電成本監管暫行辦法》從多個方面對電網企業的輸配電成本進行監管,也將輸配電分開的過程往前推進了一步。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電價上調預期日益增強,表面上看是煤電矛盾激化、電企積極性下降等原因造成的,但從更深層次來看,則反映出電價形成機制變革的需求日益強烈。

  李俊峰坦言,“現階段除了漲價之外,解決煤電問題可以有兩個辦法。一是實行煤電聯動,在不能輕易調終端銷售電價的前提下,上調上網電價,電網的漲價壓力由國家補貼來消化。二是控制煤價上漲,可以對煤炭企業徵收特別收益金,然後拿特別收益金補貼電網。”

  不少人士擔心,一旦電價上調,本就高位運行的煤價可能又借機漲價。對此,單葆國認為:“這種情況不大可能出現,國家會通過增加煤炭産能、保證煤炭運輸能力等方式防止無序漲價。”

  此前,發改委曾啟動兩次電價調整,一次是4月份針對12個省市的上網電價,另一次是6月份針對15個省市的農業和商業銷售電價。業內人士預期,未來的電價調整,可能也會採取分步走的策略。著名學者武建東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無論是上網電價還是銷售電價的調整,都會産生一定影響,因此建議在漲價的同時採取一定對衝措施。”

  武建東提出了三方面的對衝措施。一是實施區別電價,工業企業和個人用電分開、高峰和低谷用電價格分開,這樣能利用錯峰使用電更加合理和滿足需求;二是加快修改《電力法》允許工業企業自己發電,這樣能避免小微企業受到電價上調衝擊;三是推動多聯産技術和智慧電網的發展,提高發電和用電效率。

熱詞:

  • 電價改革
  • 電價上調
  • 上網電價
  • 電煤價格
  • 電價調整
  • 輸配電價
  • 多聯産
  • 銷售電價
  • 電網企業
  • 未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