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文章認為,資本主義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社會主義,而是自由放任主義,必須與那種所謂“資本主義越純粹化,其經濟效益和穩定性就越高”的自由放任主義訣別。
【日本《中央公論》月刊11月號文章】題:與自由放任主義訣別(作者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客座教授岩井克人)
從1989年柏林墻倒塌到1991年蘇聯崩潰,當時相當多的人都相信資本主義取得了完全勝利。弗朗西斯 福山因此發表了著名論斷“歷史的終結”,宣稱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對立的歷史已結束,以實現自由之理念為目的的歷史階段已經完成。
歷史並未終結
然而,2007年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特別是2008年的“雷曼衝擊”卻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著實讓資本主義世界嘗到了一種不曾設想的、規模巨大的危機的滋味。
早在2000年,世界似乎正在按照福山的預言發展的時候,筆者就在《21世紀的資本主義》一書中指出:“歷史並未終結而是在繼續。”提到這一點並不是想説明筆者預測到了這次危機,而是想説明本文的基本命題:當今的資本主義與當年亞當 斯密設想的正好相反,隨著資本主義效益的擴大,其不穩定性也在加劇。
需要説明的是,這裡所説的“歷史並未終結”並非是説“社會主義還將復活”。應該説,隨著柏林墻的倒塌和蘇聯的崩潰,社會主義已經壽終正寢。因為20世紀蘇聯和東歐的歷史已經表明,儘管資本主義並不完美,但體驗過自由的人們決不會重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冷戰的終結確定了人類未來的社會制度,即“除了資本主義之外沒有其他選擇”。這是因為這個制度與確保人的自由,至少是經濟意義上的自由密不可分,現階段尚未發現優越于資本主義的新制度。然而,所謂資本主義就是把什麼都交給那只“看不見的手”來處理就行了嗎?恐怕並非如此簡單。
進入20世紀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可以説進行了兩大實驗。一個是以1917年俄羅斯革命導致蘇聯的誕生為開端的社會主義建設實驗,最終帶來了基本上可以説是自我毀滅的悲慘結果。另一個是20世紀後半期開始形成並持續至今的、基於自由放任理論的所謂“純粹資本主義”的實驗。可以説,正是它導致了當今世界規模的經濟危機。
這兩大實驗均以失敗告終的結果,預示著這樣的冷峻現實:資本主義並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理想制度,但人們卻只能在這種制度下謀生。這就是我對現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