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艘大型遠洋運輸輪近日在繁忙的江蘇連雲港港口散貨碼頭作業。 王春 攝(新華社發)
近日,中國對已實施兩年之久的擴大進口政策再度加碼。商務部官員11月16日表示,中國將繼續堅持鼓勵擴大進口的政策和措施,並且還將出臺新措施以推動外貿平衡發展。
減少貿易順差和外儲壓力
促進進出口貿易平衡是中國擴大進口的重要原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一直以來,我國外貿順差過多,出口多於進口導致國際貿易失衡,在國際社會上面臨一定壓力。我國政策從過去鼓勵出口到出口兼顧進口再到現在的鼓勵擴大進口,這種轉變能改善貿易失衡的問題,還能減少貿易順差,減少外匯儲備的壓力。
“之所以擴大進口,還因為我們有能力做這件事情。”徐洪才對記者説,中國擁有3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這筆錢與其貶值不如花掉。有專家指出,這麼多年來,由於貿易順差大,中國雖然獲得了可觀的外匯儲備,但卻是大量物質財富流向他國,而他國進入中國的商品不夠多。
徐洪才指出,擴大進口還有利於促進國內就業,有利於推進國內經濟增長。他説,隨着大量生産要素和資料從國外進口,國內必定要有相應的人力資源來配套,這有助於國內的就業。
對外貿易已經基本平衡
幾年來,中國從鼓勵出口到鼓勵擴大進口,轉變的不僅是觀念,還有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比如在最近召開的代表中國外貿風向標的第11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中國向全球市場發出了“擴大進口”的強烈信號,舉辦了空前規模的進口推介活動。商務部還正式授予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為全國首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試圖以外高橋為試點,為其他地區進一步加大進口提供樣本經驗。
中國鼓勵擴大進口的政策已初見成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2008年中國進口增速開始超過出口增速,且差距逐年擴大,由2008年的1.3個百分點擴大到2010年的7.5個百分點。今年前10個月進口增速仍比出口增速快4.9個百分點,累計貿易順差同比下降15.4%。沈丹陽説,1—10月份,我們的貿易差額佔GDP的比重只有1.4%,國際公認的所謂貿易基本平衡,就是順差佔GDP3%以內。我們的對外貿易實際上已經是基本平衡了,相信到年底這個趨勢還會進一步加強。
除了繼續從宏觀政策、公共服務、貿易便利化措施等方面促進進口外,沈丹陽介紹,下一步擴大進口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優化進口結構方面,一是增加短缺工業品和生活用品進口,擴大重要商品戰略儲備進口;二是按照産業政策和轉型升級的要求,積極進口先進技術和關鍵裝備;三是鼓勵增加自主要貿易順差國進口。推動進口便利化方面,一是全面梳理進口管理框架和政策,繼續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二是會同海關、質檢等部門繼續簡化和放寬進口管理,建立重點商品、重點企業綠色通道,減少進口環節和手續,降低進口費用和成本。完善進口促進和預警體系方面,一是完善進口公共信息服務體系,提高政策透明度,營造良好貿易環境;二是開展進口貿易促進活動;三是積極赴境外開展投資貿易促進活動;四是加強進口分析和預警。
“優化進口結構很重要,我們辛辛苦苦掙的錢不能亂花。”徐洪才説,除給我們需要的産品外和技術外,希望美國對我高科技産品的出口能夠開放,希望歐洲能對中國企業到他們那裏投資開放。
每年貢獻超萬億美元需求
專家指出,在歐債危機陰影籠罩、全球復蘇進展乏力的背景下,中國進口大幅增長,對遏制全球貿易急劇下滑不僅起到“穩定器”作用,還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扭轉失衡的新動力。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前一段時間在英國發表署名文章稱,從2008年到2010年,全球進口萎縮了8.4%,中國卻增長了23.3%,每年為全球貢獻萬億美元以上的需求,佔全球進口比重從6.9%升至9.3%。目前,中國成為推動全球貿易平衡增長和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沈丹陽表示,預計今年中國新增進口達3600億美元左右,這是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大帶動因素。
中國需求為世界各國提供了規模空前、增長迅速的市場,許多國家從中受益。陳德銘指出,目前,中國已是日本、韓國、東盟、巴西、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第一大出口市場,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並已連續3年成為最不發達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康榮平對記者説,我們擴大進口能增加其他國家的就業,幫助其他國家創匯。如果總是逆差,有些産業單一的中小國家就沒法發展了。徐洪才表示,中國擴大進口,能增加貿易夥伴對華的出口,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蘇。(記者 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