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周文天
今年農産品現貨價格暴跌,卻沒有妨礙大宗農産品電子交易市場(俗稱“電子盤”)的活躍,部分以標榜規避風險、發現價格趨勢和反映供求關係的電子盤,不但沒有起到發現價格的晴雨錶作用,反而演變為資金對賭的“戰場”。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方面的法規並不完善,各地匆忙上馬各種“電子盤”,在交易中潛藏許多風險。
農産品價格“過山車”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從“中國大蒜之鄉”山東金鄉縣獲悉,目前大蒜收購價格僅為0.8元/斤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暴跌80%。
不僅大蒜價格一路下跌,其他農産品價格今年也呈大幅跳水趨勢。據山東農業廳官方網站山東農業信息網對35種蔬菜價格的監測顯示,10月31日-11月6日,20種蔬菜批發價格下跌,2種價格持平,13種價格上漲。大白菜價格大幅下跌,跌幅為26.65%;芹菜、油菜、生菜、香菜、菠菜、洋白菜價格下跌幅度較大,分別下跌17.33%、17.29%、17.26%、14.98%、13.55%、12.97%;生薑、大蔥、山藥、尖椒價格下跌均超過8%。
10月份以來,山東省葉類菜價格下跌明顯,10月8日—11月4日,生菜、香菜、菠菜、大白菜、油菜、洋白菜價格跌幅分別為75.21%、65.14%、61.24%、55.41%、51.60%、41.69%,尤其是大白菜價格下跌趨勢明顯,僅一週就暴跌26.6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57.73%。
中國證券報記者以投資開戶的名義諮詢山東一家農産品電子盤營銷人員,對方稱,“這兩年農産品價格暴漲暴跌,使盈利空間增大,正是參與電子盤的好時機。”還有參與電子盤的客戶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山東大蒜價格遭打壓急跌,炒家借電子盤做空牟利。
儘管蒜價一跌再跌,在金鄉大蒜國際交易所的電子盤中交易的空頭力量,賺的正是下跌行情的錢,當地不少實體蒜商再次經受一次生死打壓。
部分電子盤成為“賭局”
與去年“蒜你狠”相比,今年大蒜進入熊市,蒜農增産不增收,經銷商面臨虧損,大蒜現貨市場價格暴跌,卻沒有妨礙大蒜電子盤的活躍。
在農業大省山東,一些縣市開設了橡膠、棉花、大蒜、玉米、花生、南瓜、辣椒等多種電子交易市場。在“中國大蒜之鄉”山東省金鄉縣,依託當地大蒜産業,曾發展起十多家大蒜電子盤,爭搶當地交易商。
山東金鄉大蒜國際交易所電子盤交易量佔全國大蒜電子盤交易量約九成,中國證券報記者16日從該交易所獲悉,當日各期大蒜雙邊成交量達90.9萬噸,總訂貨量為113.5萬噸,幾乎每天平倉再建倉一次。
不僅換手率高,電子盤交易量也偏離現貨市場。根據金鄉農業部門統計,金鄉大蒜庫存最多130萬噸,庫存約佔全國大蒜庫存總量的60%。
中國大蒜網相關人士介紹,金鄉大蒜國際交易所電子盤保證金為20%,以各期最新收盤價和16日成交量計算,當日雙邊成交總額約23.5億元,所需保證金高達4.7億元。每天單邊成交量近50萬噸,約佔全國總庫存20%,全國一年總産量的10%,可見電子盤成交量明顯虛高。
曾做過大蒜電子盤的周正(化名)稱,金鄉縣大蒜庫存約100多萬噸,以目前市場行情,總價值20多億元,但在電子盤投入保證金達5億—7億元,巨量資金加入明顯具有對賭性質,電子盤已成為經銷商在現貨市場之外的博弈場所。
周正認為,曾以規避農民經營風險為初衷而發展起來的大宗農産品電子交易市場,本意是想把原先分散的現貨交易變成相對集中的交易,從而形成“發現農産品合理價格的機制”;但目前看,農産品電子盤演變成炒家的“獵場”。
近年來,電子盤發生多次事故,例如龍鼎電子盤、華夏商品交易所、嘉興蠶絲綢等都是因莊家惡意炒作而出現風險事件。
國富期貨總經理王華民認為,現貨電子盤本來是一個介於現貨和期貨之間的市場,應該更貼近現貨,但現在很多現貨電子盤沒有起到擴大商品流通的作用,一些不是産品集散地的地方也成立了大量的交易所,一旦脫離現貨交割,電子盤將變成純粹的炒作工具。
業內人士認為,因監管不力、運行不規範等因素,部分電子盤出現漏洞,導致內部人員違規參與交易、遊資串通電子盤擾亂農産品盤面價格、現貨交割率低等問題。
電子盤無“法”無“天”
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國內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方面的法規並不完善,各地匆忙上馬各種“電子盤”,在交易中潛藏各種風險及陷阱。
據統計,僅今年前9個月,國內新成立的大宗商品電子盤交易機構就達58家,其中涉及農産品的電子盤佔七成左右。
一家投資顧問公司管理人員介紹,目前大宗商品電子盤市場發展迅速,監管辦法僅是2003年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範》,但主管部門並不明確。尤其是一些商家主辦的交易所,交易平臺的提供者既當裁判又當球員,往往侵吞投資者資産,坐莊與客戶對賭,最終使投資者損失慘重。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尚偉律師事務所主任黃綺在今年上海地方“兩會”提案中指出:要儘快管束這個“無法無天”的“怪胎”。
據黃綺的提案內容,“無法”是指電子盤市場既不適用期貨市場的法律規範,也不能適用《合同法》;目前許多電子盤的交易規則、交易合同文本均由市場自行制定,其中不乏損人利己的霸王條款。“無天”,是指電子盤沒有任何監管部門,不算金融工具,證監會管不了;電子盤交易牌照是電信部門發給的,可電信部門明顯不具備監管這種“類期”的能力;商務部門也缺乏專業的監管能力。
黃綺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應儘快嚴加管束:對開設市場的主體公司要做資格審查,對市場管理辦法、交易規則、産品合約、産品標準等,要有合法合規性審查及報備制度。
“電子盤的交割率大約在1%,比期貨還低,説明與現貨市場越來越遠。”一期貨分析師説,這意味著絕大多數農産品電子盤中的資金是投機資金,不關心市場上掛牌交易的是什麼,只關心怎樣炒作。由於佣金是現貨電子盤的重要利潤來源,為了活躍交易,不少現貨電子盤通過網絡、辦事機構等渠道發展客戶加入交易。
曾參與電子盤交易的齊雪(化名)透露,每家電子盤的交易規則都是自行制定的,交易所可以修改市場交易規則,隨時停牌,提前收市,甚至親自入市交易,“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還不受任何監管。”齊雪説,這意味著不可預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