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按照棉紡企業主的説法,雖然原料價格下降了,但是成本上升抵消了這部分降價,而且最關鍵的是,市場上的需求銳減,那麼為什麼市場上的消費需求這麼大的變化呢,這背後到底還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
在山東夏津採訪期間,許多棉紡企業的負責人都會告訴記者,造成如今這樣的局面主要是由於供大於求。
德州夏津縣天潤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九健告訴記者,中國的紡織行業産能過大,現在出口受限,所以説光靠國內的消費時支撐不起來中國這麼大的産能。
德州恒華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書貞告訴記者,頭幾年的時候,棉紡形勢好的時候上的太多,膨脹的太快。
范書貞告訴記者,以山東夏津縣為例,1998年當時只有紡織企業十幾家。從2000年開始,棉紡行業逐漸有了起色,隨之而來的便是企業數量快速增漲。如今僅夏津縣註冊的紡織企業就有120多家,共有紗錠200萬支。有業內人士曾估算過,目前全國紗錠數量超過1.2億支,按全國人口13億計算,平均10個人就有一個紗錠在不停的運轉紡紗。而受到近期歐美市場不景氣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出口量減少。於是眾多企業都來搶佔國內有限的市場,勢必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同時,中國作為國際重要的棉紡織品出口國,原本的一些優勢也在逐漸喪失。
德州恒華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書貞告訴記者,中低檔的單子都跑到一些周邊國家,像孟加拉、還有印度、還有越南、從周邊國家,從去年的時候就有這些苗頭,今年表現得很突出。
業內人士認為,與其坐等外部市場的好轉,到不如借此機會對整個行業重新洗牌,進行優化調整,提高産品品質,增強競爭實力。
山東省棉花協會常務理事張友秋告訴記者,我覺得應該是給他們一種技改的這麼一個機會,大家從這方面給它一定的支持,提高自身的一個是設備技術水平,包括工藝,使這些企業不要把優質的農産品,包括我們的優質棉花加工成低檔的産品,然後再變成低檔的商品賣出去,實際上形成一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