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不斷深化醫改
推動建立符合國情惠及全民的醫藥衛生體制
醫改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在推進醫改,但在改革中都遇到重重困難,有的甚至舉步維艱。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實踐行動,是維護十幾億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協調推進經濟社會建設、擴大內需的重大發展工程。醫改實施兩年多來,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取得了明顯進展和初步成效,為下一步改革打下了好的基礎。同時,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實現2020年醫改的總體目標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改革不斷推向深入,著力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繼續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
一、統一思想,深刻認識醫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改工作。200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了醫改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國務院出臺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確定了醫改的五項重點任務。這兩個文件的制定出臺都經過了深入調研、認真討論、反復協調,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醫改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協同配合,克服起步階段的種種困難,使醫改各項任務不斷推進,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醫改的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基本醫療保障面大幅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三項制度不斷健全,近600萬關閉破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醫保問題妥善解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合計已達12.8億人,全民基本醫保惠及全國95%左右的人口。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2000多個縣級醫院和3萬多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得到改造建設,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培養規劃啟動實施,為中西部地區基層機構免費培養了約1萬名醫科學生,為鄉鎮衛生院招聘了2萬多名執業醫師,培訓在崗醫務人員達數百萬人次。三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行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人均經費標準逐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受惠面明顯擴大。四是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已在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層機構藥品價格平均下降30%左右,門診藥費、住院費用相應降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以及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有序開展。五是衛生事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中央財政2009—2011年共新增醫改資金3318億元,各地相應加大了醫改資金投入,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大幅度增長,個人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所佔比重連續下降,群眾就醫負擔初步減輕。
總的看,我國醫改起步紮實,發展勢頭良好,推動了民生保障和改善,加強了社會事業建設,也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創造了好的條件。改革的實踐表明,醫改的理念、方向和路徑是正確的,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衛生事業發展的規律,也借鑒了國際成功經驗。但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醫改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長期存在的基本醫療保障短缺、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城鄉和區域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人才隊伍建設薄弱和“以藥補醫”等矛盾依然存在,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還相當突出。同時,各地改革進展仍不平衡,一些地方醫改政策和資金落實不到位,機制和制度建設相對滯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解決。
現在醫改已進入深水區,所觸及的深層次矛盾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持續前行,才能鞏固和發展前一階段的改革成果,取得更大進展。做好當前改革工作,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對於基本完成醫改近期五項重點任務乃至實現2020年醫改總體目標都至關重要。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對深化醫改提出了新要求。方向已經明確,關鍵在於行動。在新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提高對深入推進醫改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首先,深入推進醫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超過4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在這個階段上,群眾越來越重視醫療和健康問題,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更多期待。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現代國家的基本要求。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的主要指標有三項,即人均期望壽命、成人識字率、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其中反映健康水平的指標居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衛生事業取得顯著成就,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3.5歲。但目前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還不足,個人醫藥負擔過重,群眾意見較多,社會也十分關注。尤其是農村仍有幾千萬貧困人口,他們之所以貧困,除居住地自然條件惡劣等因素外,很多是因病致窮、因病返貧;城鎮不少困難群眾也為疾病所困。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滿足人民健康需求是人民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存在的困難,把醫改這一涉及人人的重大工程切實建設好。
第二,深入推進醫改,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醫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構建群眾看病就醫的安全網。這樣不僅可以增進群眾健康,而且能夠緩解群眾後顧之憂、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增加人們即期消費,從而實現擴內需、轉方式、促發展。過去醫保制度不健全,一些群眾有病看不起、不去看;現在隨著醫保制度不斷完善,看病人數大幅增加,醫療衛生需求明顯釋放。人的生命最為寶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也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由於存在“以藥補醫”,導致一些醫院開大處方、過度用藥包括不當使用抗生素,長此以往就會損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這種狀況必須扭轉。我國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生態環境、生産生活方式變化等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的因素也在增多,需要妥善應對。通過深化醫改,可以更好地為群眾防病治病,增強群眾健康素質,有利於發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撐。
第三,深入推進醫改,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重要變革。醫藥衛生與經濟社會密切關聯。深化醫改不僅涉及經濟領域改革發展,而且涉及社會領域改革發展。一方面,醫藥衛生是重要的社會事業,關係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關係人的健康和生命。另一方面,醫療服務又是重要的服務業,對老人的醫療服務是老齡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療服務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或超過10%,其中美國達到16%;一些發展中國家這一比重也達到6—8%,而我國目前的比重尚不到5%,衛生事業和醫療産業發展的前景廣闊,在保基本的同時開發非基本領域的潛力很大。在醫改中,政府增加的投入,主要用於中低收入群眾,這實際上是對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進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既解決疾病防治的基本需求和群眾用藥的公平可及,又涉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人事、收入分配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有利於推動相關領域的改革創新;建立規範的基本藥物採購制度,促進醫藥産業優化重組和結構調整,將對整個藥品生産流通秩序産生深遠影響;探索公立醫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等有效形式,有利於促進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調動社會力量辦醫積極性。總之,醫改是整體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應當看到,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衛生事業需要不斷改革發展。同時,社會各界對醫改很關注,人民群眾期待見到實效。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也要認識到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要勇於擔當,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百折不撓。還應看到,深化醫改存在許多有利條件,有長期以來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積累的經驗,有持續增強的綜合國力,有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定能夠推動醫改不斷取得成效,逐步實現改革目標。“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上下一心、開拓進取、只爭朝夕,堅定不移地把這項重大改革實施好,走出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中國式解決辦法的路子。
二、凝聚共識,科學把握醫改的主要思路
推進醫改的過程,是一個解決複雜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深化認識規律的過程。在兩年多的實踐中,堅定了改革的方向,明確了改革的思路,積累了一些經驗做法。概括起來,主要是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這是維護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也揭示了衛生事業發展規律和本質要求。面向全體人民的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具有鮮明的公益性質。在推進醫改中,必須著眼于保障城鄉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健全制度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社會參與,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是醫改的核心理念。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是由政府統一組織、個人適當投入、向全體居民公平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健康保障制度安排。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從理念到體制的重大制度創新。基本醫療衛生,包括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常見病和多發病等基本醫療服務、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目前,我國城鄉和區域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尚不平衡,政府對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投入還不足。通過醫改,採取多種措施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機制化、制度化,包括使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惠及十幾億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這體現了基本醫療衛生作為公共産品的性質,為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打下了制度基礎。
二是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這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路徑。這次醫改的最大特點,就是區分基本和非基本。基本醫療衛生的職責由政府履行,也可以由政府向市場購買部分服務;非基本醫療主要交給社會去辦,政府對醫療市場進行必要的監管和調節。
保基本,就是要著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做好保基本,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合理確定保障標準,有效提供保障服務,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如通過建立和完善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三項制度,使基本醫保覆蓋面逐步擴大,政府對個人補助標準逐步上升,病人住院報銷比例逐步提高,體現了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原則。在做好保基本的同時,也要促進非基本醫療服務的發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選擇性的、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適應患者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需求,這不僅有利於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而且有利於政府集中力量更好地保基本。
強基層,就是要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現在衛生事業“基層不強、小病大看”的狀況尚未扭轉,基層機構薄弱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國際經驗表明,把醫療衛生服務的重點放在基層,既能體現預防為主、方便居民防病治病,又能有效控制醫療費用。做好強基層,必須做到工作重心下沉,把更多的財力、物力投向基層,把更多的人才、技術引向基層。同時,還要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和服務模式,引導基層機構與居民建立相對穩定的服務關係,在健康管理、常見病和多發病診療中發揮主體作用。要採取加強基層機構建設、提高基層看病報銷比例、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使更多居民不出鄉村、不出社區就能看病,使基層機構成為群眾就醫的首選之處。
建機制,就是要建立起既體現公益性、能夠增強服務能力,又有利於提高服務效率的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機制的建立,對於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可持續性。無論是保基本,還是強基層,都必須創新體制機制。通過改革,從制度上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出安排,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公平和效率、激勵和約束的關係,可以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促進醫藥衛生體系規範有效運轉。要健全基本醫保、基本藥物等新的框架制度,構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公立醫院新的運行機制,完善基層醫療、基本公共衛生等新的服務體系,切實加強衛生法制建設,為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抓住當前醫改不斷深化的有利時機,把增投入與建機制更好地結合起來,在建機制上下更大功夫,把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建立起來。
三是堅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推進的基本路徑。醫改是一項宏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醫改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一是從保基本到多元辦醫的漸進。醫改初期,主要是強基固本,採取重點改革措施,切實彌補基本醫保、基本藥物、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等發展的“短腿”。把城鄉居民的基本需求保住了,才能在非基本領域更多地發揮市場的作用,逐步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更好地適應居民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二是從強基層到大醫院改革的漸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直接面向群眾,從基層入手推進改革,有利於破解鄉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相對滯後的矛盾,加強薄弱環節,方便群眾就醫,緩解看病難問題,減輕城市大醫院的壓力,為整個公立醫院改革創造條件。同時,積極推進縣級醫院和城市大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經驗後全面開展。這種從保基本、抓基層起步,最終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立醫院與多元辦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做法,有利於醫改積極穩妥向前推進。
深化醫改需要整體推進,也需要突出重點。五項重點改革任務有了突破,就可以帶動整個醫改向前推進。如基本藥物制度建設,是整個醫改的重點任務,也是基層醫改的關鍵環節。推進這項改革,不僅可以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而且有利於構建新的藥品供應和保障體系。此外,每項改革在不同階段上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如基本醫保制度建設,前期主要任務是擴大覆蓋人群,當前的重點是提高保障標準,今後要著力推進創新管理體制、改善經辦服務等改革。只有抓住重點,找準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使醫改的效果疊加擴大。
醫改千頭萬緒,更需要通盤謀劃、系統安排。醫改之初,國家不僅規劃了到202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藍圖,而且提出了近期重點改革實施方案。這樣做,既明確了醫改的方向和路徑,有利於保證改革持續推進;又可以讓群眾得到實惠、醫務人員受到鼓舞、監管人員易於掌握,政府推進有抓手,有利於改革儘快取得實效。同時,在推進五項重點改革中,堅持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兼顧供方和需方利益,注重預防、治療、康復相結合,正確處理政府、醫療衛生機構、醫藥企業、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關係,體現了遠近結合、綜合推進的改革策略。
統籌推進醫改,還體現在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上。在醫改中,硬體是基礎,軟體是根本。加大政府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基層醫療衛生體系,提供基本服務,是改革的措施。理順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優化就醫環境,更是改革的措施。一方面,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礎設施上不去,沒有好的行醫條件,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就地就近看病就醫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只注重蓋樓房、買設備,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再好的設備也難以提高服務能力。這次醫改中,實行基礎設施和人才隊伍兩手抓,把人才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養培訓全科醫生,促進了醫藥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給廣大群眾帶來了福祉。
三、突出重點,把醫改不斷推向深入
當前,是深化醫改的重要時期,是完成近期五項重點改革任務的攻堅時期,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起步與展開的銜接時期,對於探索解決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十分關鍵。我們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醫改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在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同時,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這些改革事關全局,是整個醫改的重點難點,也是改革攻堅的主要方向,必須集中力量抓緊抓好。
(一)以推進全民基本醫保為目標,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基本醫保關乎國運、利及個人、惠及子孫,它一頭連著“需方”,一頭連著“供方”,與醫療服務體系、公共衛生體系、藥品保障供應體系密切相關,是醫改的關鍵環節。從世界範圍看,目前有130多個國家通過建立醫保制度解決居民看病就醫問題。大多數發達國家已建立了覆蓋全民的醫保體系。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墨西哥,也在通過醫改實施“大眾醫療保險計劃”。我國深化醫改,把建立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構築社會安全網作為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核心內容。在改革中,健全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等制度,建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對商業醫療保險制度進行探索,構成了全民基本醫保制度的框架,標誌著我國已初步實現全民基本醫保。今後,要繼續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提高水平、擴大成效,不斷完善全民基本醫保制度。
推進全民基本醫保,必須適應人民群眾就醫的需要,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要在近年來多次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的基礎上,繼續減輕個人就醫費用負擔。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0%左右,保證最高支付限額達到5萬元以上,並切實做好基本醫保與大病救助的銜接,重點加強對一批大病的救助保障,普遍開展基層門診統籌,既提高保大病的水平,又使看小病有一定保障。要推進醫保基金統籌,加快實現地市級統籌,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省級統籌,增強統籌調劑功能。加快建立以農民工為重點的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和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探索城鄉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促進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結合。健全醫療保險信息系統,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進醫保經辦服務,推廣即時結算,方便群眾報銷。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實施好重大公共衛生項目,擴大覆蓋人群,充實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切實提高防病能力,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
(二)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抓手,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以藥補醫”是影響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這次改革,首先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就是要從基層做起,逐步破除“以藥補醫”帶來的弊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既涉及藥品的生産、流通、使用,也涉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運轉,還涉及醫務人員的收入分配,牽一髮而動全局。如果僅靠單項推動,往往會按下葫蘆浮起瓢,甚至引發新的矛盾,制度即使建立起來了也難以持久。因此,要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切入點,推動基層機構綜合改革,構建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要抓住規範採購這個關鍵環節,認真落實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政策,確保基本藥物質量可靠、價格合理、供應及時、安全有效,切實減輕群眾用藥負擔。當前應特別注意保證藥品質量。同時,要推進基層機構綜合改革,深化績效工資、勞動人事、社會保障等改革,建立新的藥品採購機制、補償機制、用人機制、收入分配機制,提高基層機構服務水平和效率。為此,要加大對基層機構綜合改革的財政投入,發揮醫保支付資金的重要補償作用,逐步調整服務收費項目,確保基層機構正常運轉。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密切相關。要繼續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每個街道都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基礎,在方便農民看病、防控重大傳染病、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方面發揮著“網底”的作用。在基層機構建立基本藥物制度,要實行鄉村聯動,採取多種途徑和方式,保證村衛生室正常運轉,保障村醫獲得合理的收入,確保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網底”不破。
(三)以改革試點為突破口,探索公立醫院發展的新模式。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體。目前,公立醫院床位數佔全國醫院床位總數的89%,門診診療人次數、出院人數均佔總數的92%。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中有許多問題反映在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的成果也要通過公立醫院改革來鞏固。公立醫院改革不到位,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不明顯緩解,醫改的成效、政府的投入、群眾的實惠、社會的評價都會大打折扣。所以説,公立醫院改革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醫改的重要風向標。探索改革的路徑,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主要任務。要堅持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步伐,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改善醫院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具體實現形式,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形成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尋求公立醫院改革的拓展、深化和突破。
健全分工協作機制,是公立醫院改革上下聯動的重要舉措。要統籌規劃城市大醫院與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口協作,採取派出人員、巡迴診療、幫助培訓、雙向轉診等方式,提升縣鄉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同時建立有序的疾病分級醫療機制。縣級醫院覆蓋9億多人口,是連接大醫院與基層機構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一環,改革提升縣級醫院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加快縣級醫院改革試點步伐,逐步消除“以藥補醫”,合理控制醫藥費用,積極推進綜合改革,繼續加大建設力度,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發揮好縣域龍頭醫院的作用。
推廣便民惠民舉措,是公立醫院改革內增活力的基本要求,其本身也是改革的具體措施。要在引導普通病患者就近到基層機構看病的同時,在城市大醫院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圍繞改善病人就醫感受和就醫環境,創新醫院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推動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增強服務能力,優化和再造診療流程,規範診療行為,推行“一卡通”、“一日門診手術”、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縮短病人等候時間、預約掛號等多種辦法,給群眾看病提供便利。還要完善公立醫院內部管理,逐步解決勞務價格不合理等問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構建多元辦醫格局,有利於激發公立醫院改革的內生動力。要認真貫徹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政策要求,抓緊清理和修訂相關規章辦法,消除政策障礙,實行同等待遇,加快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形成公立醫院改革的外在推力。同時,建立良性競爭機制,搞好醫療市場監管,保障多元辦醫健康發展。
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既是一項十分緊迫的現實工作,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近期五項重點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標誌著醫改階段性任務取得重要進展。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實現到202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必須認真總結兩年多來醫改的經驗做法,抓緊制定“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要鞏固全民基本醫保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基礎性地位,進一步健全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保、新農合和城鄉醫療救助等制度,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做好各項制度的銜接並逐步整合。要鞏固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成果,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在其他醫療衛生機構逐步全面配備並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完善基本藥物價格形成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推進藥品生産流通領域改革。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全面推進縣級醫院改革,健全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分配製度和補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以病人為中心大力改進公立醫院管理,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形成多元辦醫格局。要進一步加強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健全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推進註冊醫師多點執業,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要繼續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實施並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積極預防重大疾病和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促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醫改是惠及全民的事業,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醫務人員是醫改的主力軍,我國衛生事業取得的成就凝聚著廣大醫務人員的辛勤勞動和心血汗水。要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主動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推動改革,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加強醫德修養和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關心和關愛患者,盡力為群眾防好疾、看好病、服好務,並使醫務人員收入水平隨著經濟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而逐步提高。醫改和衛生事業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理解與支持。要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在醫改和衛生事業發展中的能動作用,鼓勵社會資源投入醫改和衛生事業發展,引導社會輿論宣傳醫改和衛生事業發展,營造尊重醫學、尊重醫務人員的社會氛圍,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形成社會各界關心支持醫改和衛生事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醫改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十二五”時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繼續把深化醫改作為一項全局性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重點任務,落實政策措施,著力實施好醫改這一重大民生和發展工程,不斷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本文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同志在全國深化醫改工作會議、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第九次全體會議等會議上的講話整理而成。來源: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