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日公佈對中國金融部門進行的首次正式評估,稱中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呼籲中國進一步改革金融體系,以應對全球經濟風險,促進經濟增長。資料圖
中新網11月15日電中新網金融頻道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網獲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日公佈的對中國金融部門進行的首次正式評估中指出,中國的金融體系總體穩健,但脆弱性在逐漸增加。儘管中國在金融部門商業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監管也得到了強化,但金融體系複雜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帶來了風險。中國需要進一步推動改革,以支持金融穩定,並促進強勁和平衡的經濟增長。
基金組織對中國開展的首次“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檢查是與世界銀行合作進行的。25個具有系統重要性的經濟體同意至少每隔五年接受一次強制性評估,中國是其中之一。FSAP是基金組織金融監督工作和國際貨幣體系監測活動的一部分。
“中國的銀行和金融部門是健康的,但存在一定脆弱性,當局應予以處理。”基金組織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副主任兼FSAP基金組織評估小組負責人Jonathan Fiechter説。“儘管現有結構促成了高儲蓄和高流動性,但它也帶來了資本配置不當和産生泡沫的風險,特別是在房地産業。隨時間推移,這種扭曲的成本只會不斷上升,所以越早消除這種扭曲越好。”
另外,根據FSAP報告,中國的金融部門面臨著幾個近期風險:快速的信貸擴張導致貸款質量惡化;影子銀行和表外活動導致銀行脫媒現象加劇;房價下跌;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中期脆弱性也在增加,可能會妨害金融體系為支持未來經濟增長而進行的必要調整。這樣的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將帶來進一步的風險,因此,為廣泛的金融改革行動營造必要的制度性和操作性的前期條件,就應當成為一個優先工作。
FSAP報告還表示,中國主要改革領域應包括:
-擴大金融市場和服務的廣度,發展多元化的金融仲介形式以促進銀行之間的健康競爭;
-轉變政府角色,逐漸取消利用銀行體系實現政府廣泛政策目標的做法,而是允許銀行根據商業目標做出貸款決策;
-擴大以市場為基礎的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將利率,而不是行政措施,作為管理信貸擴張的主要工具;
-改善金融基礎設施和法律框架,如加強支付和結算系統,增強消費者保護,擴大金融知識的普及,等等。
-中國政府在上述建議中的很多領域已經開始行動,基金組織願意在加強中國金融穩定框架方面隨時提供技術合作。
最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中國政府聯合對中國最大的17家商業銀行開展的壓力測試表明,多數銀行似乎有能力抵禦單獨出現的衝擊,這些衝擊包括:資産質量大幅惡化(包括房地産市場的調整)、收益率曲線的移動,及匯率的變化。但報告警告説,如果幾個風險同時發生,銀行體系可能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