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新聞時時發生,觀點見仁見智。
主持人:近日,國內各省區市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全都出爐。各地經濟結構的調整,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服務業佔GDP的比重達到75%以上,成為大陸城市中服務業佔比最高的城市,成功實現了“三二一”的經濟結構。有人説,北京模式的出現,無疑為中國各大迫切希望轉型的諸多城市提供了樣本。但也有人説,第三産業並不適合成為目前中國的主導産業,不能仿傚北京。您怎麼看?
葉檀: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確實是東部沿海地區出現了比較有特點的、有趨勢性的數據——GDP開始下滑。到三季度末,GDP增長相對來説比較平緩。另一方面,尤其是北京,包括上海、廣州在內,服務業都佔據了半壁江山,甚至大半壁江山。這對於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大城市,是好事,因為(這些地方)是服務業、信息業集成的城市,但不適合推廣到全國。在中國,各個地區的經濟佈局是不一樣的,經濟優勢是不一樣的。提升服務業需要有相關的配套産業,比如,人才聚集、資金聚集以及政策聚集。顯然,只能在大城市看到這樣的聚集,而無法在中西部的城市看到這樣的聚集。第三産業現在全面推開是不適合的。最好的方法是讓各個經濟體擁有自己的産業優勢和戰略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的局面。
主持人:如果第三産業不適合成為目前中國的主導産業嗎,還有一個觀點説,中國最大的機會,其實仍然在製造業。中國是否仍然需要製造業立國?
葉檀:中國當然仍然需要製造業立國。所説的製造業立國,並不只是中低端(的製造業),而是有上升的過程,向中高端發展。中國是人口和産業的大國,而且所配套的基礎設施基本是為製造業配套的。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為了)經濟發展、就業還是消化産能,都是以製造業為前提的,並不是不需要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