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物價漲幅逐月縮小 糧食生産是穩物價之最大支撐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4日 18: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幾個月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回落明顯,漲幅在逐月縮小,走勢進一步明確。當前物價走勢具有哪些特點?未來保持物價穩定具有哪些有利條件,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如何切實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既不過高,又有助於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劉剛將在此文中予以深入探討、分析。

  今年以來,我國通脹壓力較強,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但從最近幾個月統計數據來看,目前價格漲勢已得到有效遏制,漲幅在逐月縮小,年底前漲幅將回落至5%以下,全年CPI將上漲5.5%左右。

  

  □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回落明顯,漲幅在逐月縮小,走勢進一步明確

  □ 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具有很多有利因素,糧食生産形勢好是價格穩定的最大支撐

  今年價格水平總體處於高位,前3個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5.7%,漲幅比上年同期擴大2.8個百分點,其中7月價格漲幅最高,達6.5%,是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1997年以來的第二個價格高點。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回落明顯,同比上漲5.5%,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從同比價格構成看,去年翹尾因素影響較大,影響約3.2個百分點;從環比情況看,除3月份略降0.2%外,其他各月環比價格都是上漲的;從價格變化結構看,食品、居住價格是主因;長期看,前兩年流動性過剩是今年價格走高的基礎性因素,由於2008年以來貨幣超發數量較多,到目前我國廣義貨幣已接近80萬億元,是GDP的近兩倍。另外,近兩年,人工成本的上升,推動了服務價格的上漲,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的增加,也增強了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傳導作用,這些因素間接推動了CPI上漲。

  對於生産資料價格,隨著經濟增長的減緩,下半年以來,鋼材、有色金屬、成品油等産品價格高位回落,生産資料供需關係變得較為寬鬆,除8月份外,6月以來的流通環節生産資料各月環比價格都是下降的,特別是10月份的環比價格下降2.3%,降幅明顯高於其他月份,前10個月生産資料同比價格累計上漲11.1%,其中新漲價因素為4個百分點。

  當前,繼續保持物價基本穩定面臨著很多有利因素。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穩物價、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並始終高度重視糧食生産,把糧食安全放在經濟社會發展首位,經濟增長較快,結構調整有序,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糧食再獲豐收,民生繼續改善,經濟和價格運行更加協調、更為良性。從價格角度説,有許多方面對於當前和未來物價穩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逐步推進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為價格長期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二是糧食生産形勢好、連續八年豐産,是價格穩定的最大支撐因素;三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強農惠農政策、各地價格調節基金的平抑作用、價格監測預警的有效實施以及價格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為今年物價的溫和可控創造了有利條件,如今年國家在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的同時,對糧食生産的各項補貼總規模達1406億元;四是通過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部分地區還採取了限購措施,並收緊流動性,房價高漲勢頭得到遏制,實現了房價的平穩運行;五是流動性過剩問題的逐步解決,為價格的逐步回落創造了良好環境。

  

  □ 雖然我國的價格形勢總體是好的,但面臨的矛盾和挑戰仍然很多

  □ 食品價格上漲的供求壓力在減弱,價格繼續上衝的可能性不大

  今後一段時間乃至明年價格要想實現平穩運行,面臨的矛盾和挑戰仍然很多。

  一是經濟結構調整步伐較慢,物價長期穩定基礎不牢。我國經濟正從過去的過度依賴出口、投資向更多依靠消費方向轉變,但經濟結構調整仍相對較慢,經濟的最大拉動力還是來自投資,經濟的內生動力還不夠強,出口、投資佔比過高,消費率偏低,財政收入、企業利潤佔比過高,産業短缺與剩餘並存,價格保持長期穩定的基礎不牢。

  二是明年糧食再豐産難度增加,農産品市場價格上漲壓力增大。隨著糧食産量的逐年上升,明年糧食生産再次豐産的難度明顯加大;由於比價關係,糧經作物爭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持糧食種植面積穩中有升難度較大;雖然糧價等農産品價格在不斷提高,但農民種糧收益相對較低,種糧積極性難以進一步提高;近年勞動力、生産資料等成本的明顯上升,增加了農民增收難度,也增大了農産品價格上漲壓力。

  三是災害性事件頻發,價格監管難度明顯增多。近年來,我國災害性事件的發生較為頻繁,常造成價格的異常波動,且由於人員流動、信息化網絡化發展快,某一地區發生災害性事件,會迅速影響到其他地區甚至全國,從而引起的價格異常波動傳播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這種不確定性為今後的價格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資源價格改革步伐緩慢,緊迫性更強。今年我國通脹壓力較大,資源價格改革推進難度較大,深層次矛盾在不斷積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還比較弱,資源浪費現象仍相對嚴重。

  五是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明顯增多,會間接影響價格穩定。從各地調查情況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日益凸顯,民間信貸成本不斷攀升,一些地區民間信貸的利率水平達歷史最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也會間接造成部分商品價格出現波動。

  從價格總體形勢看,隨著國家圍繞發展生産、增加供給、搞活流通、收縮流動性、加強監管、保障民生等各層面,採取有效措施,保障豬肉、蔬菜等食品市場供應,穩定房地産市場價格,加上世界經濟增長處於低迷狀態,國際市場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所減弱,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在逐月回落,預計年底前漲幅將落至5%以下,全年CPI將上漲5.5%左右。明年,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壓力可能會增加,隨著種植、土地、人工等費用的增加,國內糧食、蔬菜等食品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仍會相對較大,但由於糧食增産、穩價措施的落實到位,從市場調查情況看,近期生豬存欄、出欄量都在增加,食品價格上漲的供求壓力在減弱,且隨著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強力推進,其政策效果會逐步顯現,加上食品、房地産、交通運輸、能源、資源等商品價格經過前段時間的較大幅度上漲,目前已處於較高水平,商品間的比價關係趨於合理,價格繼續上衝的可能性不大。初步估算,今年價格對明年的翹尾因素影響會有所減弱,約在1.8%左右,預計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可控制在4%以內。

  

  □ 今後,物價的壓力仍會很大,應立足糧食生産和安全,繼續將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宏觀調控首位,保持價格基本穩定

  一是切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物價穩定夯實基礎。粗放式、外延式經濟增長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根本性問題,也是近年價格大幅波動的基礎性因素。調整出路在於,繼續鼓勵消費和社會投資,降低居民和企業負擔,研究降低間接稅比重;提高壟斷企業利潤上繳比率,建立供應鏈上企業間長期、和諧的互利互協關係,引導産業調整、轉移和升級,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重視實體經濟空心化現象,努力提高實體經濟利潤率,規範金融環境和市場,減少市場流向虛擬經濟的資金規模。另外,為了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經濟增速的回落和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關注民生、和諧、環境、經濟內生動力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

  二是抓好糧食生産和蔬菜保供,提高糧食補貼,降低流通成本。保障糧食、蔬菜等食品的生産和供應是保持食品價格穩定的關鍵,也是應對通脹的重要措施。要通過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提高種糧補貼標準等方式,繼續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並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解決好糧經作物的用地矛盾。對蔬菜市場,要強化“米袋子”、“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鼓勵城郊農民多建城郊菜地,增加郊區蔬菜種植面積,建立新的菜農進城市、進市場的渠道和規則,提高城市蔬菜自給能力。

  三是用好價格調節基金,調控好糧油等商品收購、儲備和進出口。要建立健全各地價格調節基金機制,充分發揮其扶持生産、調控市場、穩定物價的積極作用,可運用基金對糧油等商品生産、調運以及批發等環節給予支持;落實糧油等商品儲備制度,確保足量庫存,發揮好吞吐調劑作用,確保地方儲備糧適銷對路、品質優良,完善應急預案,需要時調得動、用得上;加強新糧上市前後市場監管,做好産銷銜接工作。另外,要適當利用進出口渠道,調控好糧油等商品市場餘缺。

  四是擇機合理推進資源價格改革。要想保持價格長期穩定,價格矛盾則易疏不宜堵。應擇機理順資源價格水平,科學有序推進水、電、氣、油等資源價格改革,發揮價格機制資源配置作用,促進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

  與此同時,還要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引導市場價格預期,繼續抓好價格調控目標責任制的貫徹落實,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齊抓共管局面。(劉剛)

熱詞:

  • 糧食生産
  • 流動性過剩
  • 惠農政策
  • 糧食補貼
  • 糧食産量
  • 糧食安全
  • 糧食增産
  • 物價漲幅
  • 物價走勢
  • 物價總水平
  •